如今我們形容一個人懶惰,通常會說其“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那么,“五谷”是什么?在《詩經(jīng)》中,有100多篇詩文中出現(xiàn)了植物的名稱或描述,其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自然是糧食,畢竟在過去,填飽肚子是最重要的事。
根據(jù)《周禮·天官·疾醫(yī)》:“以五味、五谷、五藥養(yǎng)其病?!编嵭|漢)注:“五谷,麻、黍、稷、麥、豆也?!备鶕?jù)《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趙歧(東漢)注:“五谷謂稻、黍、稷、麥、菽也?!?/p>
前者有麻無稻,后者有稻無麻。麻就是可以織布的麻,因其種子可以食用,曾躋身五谷之列。古代經(jīng)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chǎn)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區(qū)域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無稻。隨著水稻種植的推廣,水稻在中國農(nóng)業(yè)的地位越來越高?,F(xiàn)在被大眾所認(rèn)可的“五谷”,就是稻、黍(shǔ)、稷(jì)、麥、菽(shū)。
稻
水稻,即粳米,也是我們?nèi)缃癯3缘拇竺灼贩N之一。
黍
果實稱黍子,去皮后北方稱黃米。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煮熟后很黏,是制作黃糕、釀酒的原料。東北大名鼎鼎的粘豆包,也是用黍制成的。古代,黍是黃河流域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今天廣泛分布在山西、陜西及河北一帶。
稷
又稱粟或谷子,脫去外皮后稱小米。我國古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古人尊稷為五谷之神,將“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
麥
起源于西亞,傳入我國后逐步取代了粟和黍,成為我國北方旱作農(nóng)業(yè)的主體農(nóng)作物。小麥的籽實可以磨成面粉,也可以用來制糠或釀酒。可能有人分不清麥子和稻子的區(qū)別,其實麥穗與稻穗的區(qū)別就在于麥穗頂端有芒針,而稻穗是沒有的。
菽
豆類的總稱,也特指“大豆”。豆類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蛋白質(zhì)含量比禾谷類作物高數(shù)倍。
古代“五谷”中為什么沒有玉米、高粱?
玉米,又稱棒子、苞谷、苞米,原產(chǎn)美洲,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以后才傳入中國,屬糧食中的“后起之秀”,難以與“前輩”比肩。
高粱最早種植于四川,約在晉代時傳至北方,也比較晚?!度纸?jīng)》中有“稻粱菽、麥?zhǔn)蝠ⅰ本?,但粱不是高粱,而是稷的良種,古指精美的膳食。
那么現(xiàn)代的“五谷雜糧”“粗糧”指什么?現(xiàn)在說的“雜糧”通常指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豆作物,如高粱、谷子、蕎麥、燕麥、薏仁、綠豆、小豆、蠶豆、豌豆、豇豆、黑豆等。所以“五谷雜糧”,泛指各式各樣能當(dāng)糧食的作物。
此外常說的“粗糧”,是相對于大米、白面等“細(xì)糧”而言的一種稱呼,主要指玉米、小米、紅米、黑米、紫米、蕎麥、燕麥、莜麥等谷物;綠豆、紅小豆、蠶豆、豌豆等雜豆;紅薯、山藥、馬鈴薯等塊莖類植物。
誰不適合吃五谷雜糧?
1.腎臟病患者
腎臟病患者被限制食用含磷和蛋白質(zhì)的食物,而豆類中磷的含量很高。不過隨著豆類加工程度的加深,如制作成豆腐、豆皮等加工品,磷的含量會下降。
而西米(常用來做西米露等甜品)中磷及蛋白質(zhì)較低,是腎臟病患者少有的適合作為主食的谷物。
2. 腸胃易脹氣、脾胃虛弱者
豆類含有易脹氣的棉子糖。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低下者慎食,且最好在午餐食用,避免晚上食用。
3.雜糧過敏者
4.要做腸胃檢查前、腸胃開刀手術(shù)前后的休養(yǎng)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