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詔安縣四都鎮(zhèn)西梧村的農豐蔬菜家庭農場,記者看到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一串串鮮綠的螺絲椒掛滿枝頭,婦女們穿梭其間,有的采摘,有的分揀,有的裝箱。姐妹們在一起干活,其樂融融,田間洋溢著說笑聲。
把村里婦女們聚在一起的,是西梧村婦聯(lián)主席沈雪芳?!拔覀兇宓娜舜蠖鄰氖滤a捕撈工作。但捕撈是體力活,有的婦女在家?guī)『ⅲ械睦先四昙o大干不動了,只能坐在家里。我有責任把‘姐妹們’帶動起來,讓她們有活干!”2014年,沈雪芳開始獨立經營家庭農場,如今農場規(guī)模達150畝,村里有30多名婦女長期在她的農場務工,其中不乏70多歲的老人。一天100元,包午餐,沈雪芳讓“姐妹們”也能靠自己的雙手獲得收入。
在村民吳華女眼里,沈雪芳是個精力充沛的人:“她每天凌晨四五點就起床,一干能干上一整天!”沈雪芳則說自己就是喜歡折騰,閑不住。“愛折騰”的沈雪芳,不僅操持家庭農場、忙著村“兩委”的事務,還為縣里的水產公司與村里的剩余勞動力牽線搭橋。
眼下正是龍須菜收割的季節(jié),西梧村的水產品加工處坐滿了工人,大多是中老年婦女。工人們正熟練地把龍須菜一把一把地串到一條長約4米的細繩上,串1條龍須菜6毛錢,20條為1包,計件結算?!靶闳?5包、幼娥14包……”平日里風風火火的沈雪芳,此時心細如絲。在她的賬本上,日期、工人姓名、件數(shù)、工錢,每一筆都記錄得清清楚楚,每天及時給工人結算。今年73歲的村民吳翠珠說:“重活累活干不動了,在這里動動手,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還有人一起說話,我很滿足!”
與記者交談過程中,一個客戶打來用工電話,沈雪芳回復對方:“現(xiàn)在都要排隊??!你確定一下要幾天我再安排。”除了收割龍須菜,牡蠣加工也需要不少勞動力,縣里的水產公司得向沈雪芳排隊預約,每天有50到80名工人在西梧村的水產品加工處干活。“還缺人哩!”沈雪芳語帶自豪。
“我的兔年愿望是希望事業(yè)能發(fā)展得更穩(wěn)定,帶著更多‘姐妹們’富起來!”沈雪芳的“折騰”,已經帶動了村里100多名剩余勞動力增收。看著“姐妹們”的日子漸漸好起來、眼神亮起來,沈雪芳覺得自己“每天都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