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全程機械化的方式,這35畝早稻很快就割完了。”高效搶收后,將樂縣高唐鎮(zhèn)種糧大戶劉金根沒歇著,立即種上了第二季水稻,提高耕地利用率。
汪汪水田里,煙后稻株株青綠?!艾F在正是大面積種植煙后稻的時候,鄉(xiāng)里及時送電送水,解決了高溫干旱的難題。”清流縣李家鄉(xiāng)古坑村村民羅宗慶不誤農時忙“雙搶”。
放眼三明,廣袤田野處處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作為我省重要的糧食主產區(qū)、全國最大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三明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wěn)定在240萬畝左右。上半年,全國鄉(xiāng)村建設工作會議和南方省份糧食生產座談會在三明召開;三明市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17.81萬畝,收獲糧食面積20.79萬畝、產量5.10萬噸,分別較上年同期穩(wěn)步增加。
荒地變良田
守住耕地紅線
清流縣田源鄉(xiāng)田源村大寮組,碧綠的禾苗隨風擺動,一塊塊認領復墾荒地的標識牌豎立在側?!拔覀円黄谑崂沓龌奶?.6公頃,目前已有1.93公頃被有償認領。待水稻成熟,認領人就可獲得相應的大米?!碧镌脆l(xiāng)鄉(xiāng)長李偉烽說。
原來,田源鄉(xiāng)坑農田、山坡田較多,隨著農村勞動力外流、老齡化情況突出,不少田地因無人耕種逐漸撂荒。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田源鄉(xiāng)依托鄉(xiāng)村振興綜合服務中心等平臺,成立鄉(xiāng)屬智慧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和承包等方式整合農村荒地,統(tǒng)一開發(fā)提升,同時因地制宜分類購買代耕代種服務。最后,以單位認領以及“線上+線下”銷售的形式,給農民吃下定心丸。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泰寧縣“一畝田認購”受到歡迎,大田縣“上地良田認種”火熱開展……三明市多措并舉推進拋荒耕地復墾復耕,嚴守耕地紅線。上半年,全市整治撂荒兩年以上耕地3.1萬畝。
遏制耕地“非農化”,還需要“長牙齒”的硬舉措。永安市成立市、鄉(xiāng)兩級工作專班,主要領導掛帥,市紀委組建專項督導組下沉開展督查,同時推行網格化管理,組織網格員理清地塊的承包關系等情況,做到隨時更新、有效管護。
上半年,三明認真落實扶農惠糧政策,讓農戶有底氣、敢投入。7月前,通過“一卡通”向農戶發(fā)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共1.85億元,并錄入福建鄉(xiāng)村振興(扶貧惠民)資金網監(jiān)管系統(tǒng);先后發(fā)放兩批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共計約5031萬元,發(fā)放率達100%。
種糧更智慧
全力保供穩(wěn)市
在即將結束的煙后稻和晚稻插秧季,將樂縣南口鎮(zhèn)金山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安排了充足的農機,對小撥村46戶、超過1000畝的農田進行翻耕、溶田、機插等農業(yè)托管服務。
“一條龍服務讓我輕松不少,一畝才收420元,現在就等著秋天收谷子了?!奔矣?2畝田的小撥村村民曾兆根高興地說。
當下,全程機械化已成為種糧趨勢。在三明,耕田、育秧、插秧、病蟲防治、收割、烘干等種糧全流程皆可通過農機完成,代耕、代種、代防、代收、代烘等農業(yè)社會化服務也逐漸興起,以更高的效率助力顆粒歸倉。
將樂縣依托中央財政農業(yè)生產托管服務項目,每年安排專項經費10萬元,重點選擇水稻種植機耕、機插、機防、機收等環(huán)節(jié)實施農業(yè)生產社會化服務補助,不斷調動服務主體開展機械作業(yè)和小農戶接受托管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
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三明市選派農業(yè)技術服務小組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點對點為農戶、合作社提供生產技術指導,推進糧食增產模式攻關與技術推廣,積極推廣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精確定量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間作套種等增產增效技術,促進糧食生產增產增效。
倉廩實,天下安。三明現有現代化糧庫13個,總倉容32萬噸。建寧縣總投資1.7億元的省級8.09萬噸糧食儲備庫即將開工;將樂縣投資近6000萬元的3萬噸糧食和物資儲備庫項目已完成一期建設,爭取到中央補助資金780萬元……今年以來,三明持續(xù)筑好“糧倉”,切實保障糧食流通。
綠色智能的儲備空間,是現代糧倉的必然要求。為此,三明推廣應用低溫干燥、充氮氣調等綠色儲糧技術,并配備糧情監(jiān)控、蟲害檢測、智能控溫等信息化系統(tǒng),讓糧食儲備應急體系更健全、更穩(wěn)定。
質量再提升
吃飽更要吃好
過去,將樂縣南口鎮(zhèn)種糧大戶楊凱總擔心自家的200畝中稻田里滋生害蟲,而最近卻踏實不少。原來,縣農業(yè)農村局為他配置了30多臺新型飛蛾誘捕器,殺蟲效果很好。
今年以來,將樂縣積極創(chuàng)建病蟲害綠化防控,大力推廣太陽能風吸殺蟲燈、物聯網遠程智能測報系統(tǒng)、飛蛾誘捕器等新式殺蟲“武器”?!坝辛诉@些設備,減少或不噴灑農藥就能有效控制蟲害,不僅實現綠色水稻無公害化生產,還能極大節(jié)省成本?!睏顒P很高興。
糧食質量安全,關系千家萬戶。落實農產品產地環(huán)境監(jiān)測制度,建立土壤長期定位監(jiān)測點;推廣科學用藥、配方施肥技術,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減量化行動……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三明把源頭治理作為確保糧食安全、提升糧食質量的第一道關卡。
種源安全是糧食安全的前提。三明全力推進“中國稻種基地”建設。4月,建寧、泰寧、寧化、尤溪入選新一輪國家級制種大縣,今年全市計劃制種面積達31.7萬畝,制種面積和產量繼續(xù)保持全國第一。6月18日,三明14家糧油、種業(yè)、食品企業(yè)參加第18屆福建糧洽會,與省內外糧食主產區(qū)簽訂糧食購銷合同12.8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