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牛田村被確定為黨史學習教育參觀點后,每個月都有十多個代表團慕名前來尋訪紅色記憶、瞻仰革命遺跡。有的是組團來,也有的以家庭為主自駕前來,接待最遠的來客有來自重慶、湖北的代表團?!比涨?,縣下派牛田村第一書記兼導游王智說。
牛田村是華橋鄉(xiāng)的一個“飛地村”,距鄉(xiāng)所在地55公里,距光澤縣城70公里,但離江西省資溪縣只有25公里。藏于大山深處的牛田村因為早年間周恩來、朱德曾在這里設立紅軍指揮所開展反“圍剿”斗爭而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蘇區(qū)村。
牛田村群山環(huán)抱,竹木蔥郁,雖資源豐富,但交通不便,村民守著“金疙瘩”,卻端著窮飯碗。2004年,通村道路硬化后,牛田村被盤活了,除了山上竹木外銷,村內(nèi)還引進煙葉種植。常青林業(yè)專業(yè)合作社也瞅準林下豐富的中草藥資源,帶領村民種植黃精、七葉一枝花等中草藥,增加村民收入。
近年來,牛田村著重打造“紅色牛田”地域品牌,先后向上級部門爭取各類項目資金300多萬元,修復了紅軍指揮所、紅軍廣場、紅軍井,新建紅軍墓、觀景臺等紅色遺跡,同時依托村內(nèi)豐富的紅色資源,推出“重走紅軍路”為主題的精品旅游線路,吸引了眾多團隊和個人前往牛田參觀學習。
為了打響牛田旅游品牌,讓進村游人不但能玩得開心,還能帶上一份獨特的旅游紀念品,王智把自己大學時期就精心侍弄的“食肉植物”無償貢獻出來。2019年5月,福建首家以食蟲植物為主題的“閩贛食蟲植物科普植物園”落戶牛田,不但為牛田增加了一處旅游景點,還為村里增加了一塊旅游收入。
“牛田村地處深山,卻是全國龔氏家族的發(fā)源地”。村黨支部書記龔長清說。2020年12月,由龔氏宗親捐資2000多萬元新建的龔氏家廟在牛田村龔家組落成,目前已成為村里的地標建筑。隨著從天南地北回牛田尋根祭祖的人越來越多,“紅色牛田”的也聲名遠播。
“看到不少游客來牛田后找不到吃飯的地方,我就辦起了這家農(nóng)家樂,去年‘龔氏家廟’建好后,來村的游人就更多了,現(xiàn)在每個月都能接待好幾批游客?!饼徏医M農(nóng)家樂老板何英說。目前村里已有三戶村民利用自己的房子辦起農(nóng)家樂,客人少時,各自經(jīng)營,客人多了,就三家一起共同接待。
“1983年,牛田被國家列入革命老區(qū)基點村;2013年1月,曾作為閩贛省政府和紅軍指揮所的陳氏老屋被列入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又被授予第五批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王智說,“近年來,村里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村民依靠種植煙葉、中草藥等實現(xiàn)致富增收。下一步,牛田村將進一步開發(fā)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文化,同時依托龔氏家廟,打造忠孝文化,讓‘紅色牛田’紅起來、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