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粿,也稱作年糕,是閩北尋常百姓家必備的年貨之一。春節(jié)臨近,建陽區(qū)童游街道彭墩村村民開始加工米粿,該村的東塘一品合作社的米粿加工廠也忙碌起來,村里的年味也隨著米粿的香氣撲面而來。
泡米、打粉、蒸坯、擠壓,一般制作半手工的米粿只要四道程序就夠了。然而,東塘一品合作社生產的米粿在裝箱前,還多了二道工序,目的是為了確保米粿的品質和保質期。
了解到,東塘一品合作社使用的原料是原生態(tài)的粳米,生產出來的米粿口味純正、韌性足,單價比市場上高出2—3元。據介紹,彭墩村東塘一品合作社每天要加工5000斤粳米的米粿,從農歷12月初開始,生產時間將近一個月。目前,該合作社已經注冊了“東塘一品”商標,米粿產品供不應求。(劉劍鋒 黃子榮 林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