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詹代杰第一次在寧波動車站品嘗了“紅美人”柑橘。68元一斤,他買了兩個,他形容“好吃得眼淚都要流出來”。回來以后,他上網(wǎng)搜索哪里的“紅美人”最好,隨即就動身前往寧波象山縣,買回枝條嫁接種植。如今,當時嫁接的枝條已經(jīng)長成過頂?shù)男?,而他,依然在不斷尋找“紅美人”種植的更優(yōu)方法。
詹代杰介紹種植方法。 蔣雅琛 攝
日前,記者來到福州市閩清縣桔林鄉(xiāng),眼前150畝的土地,便是詹代杰優(yōu)化“紅美人”種植方法的試驗田。他告訴記者,今年的這場試驗相當成功——3000棵果樹的產(chǎn)量提升到35萬斤,95%以上是精品果。
“種得好都是因為管得好??!”3月開花,11月收成,歷經(jīng)數(shù)月耕耘,詹代杰在其中引入哪些試驗方法?他帶領記者走進試驗田,一一揭曉。
其一,為果樹“打傘”。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這處向陽的斜坡上,每棵果樹頂都遮蓋著一層塑料薄膜,像一把巨型雨傘。傘下,顆顆果實悠然地享受著“日光浴”,個頭飽滿、色澤金黃。詹代杰告訴記者,這么做是因為去年吃了雨水的虧?!?天的大雨讓我損失了60萬元,滋味很不好受?!苯衲?,在縣領導和縣農(nóng)業(yè)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詹代杰為所有果樹都撐起了“傘”,在保產(chǎn)量的同時也能盡量保持“紅美人”本身的果味。
其二,立桿強“樹勢”?!啊t美人’要想種得好,樹勢必須強”,這是詹代杰通過多年觀察總結的心得。2017年,他花了八九千元從浙江象山購買“紅美人”果樹枝條在本地嫁接。頭幾年,果樹還沒掛果,他就一邊管養(yǎng)著,一邊跑到其他果園去觀察?!坝械臉潆m然掛果了,但是后面慢慢就不長了,開始枯萎。我看到這些樹的樹勢都不強,很萎靡的樣子?!庇谑?,詹代杰想到,在果樹中立起一根桿,再在每根枝頭綁一根線,另一端連到桿上,讓整個樹勢挺立起來。“這樣透光性更好,產(chǎn)量也能更高。”他介紹,今年單棵果樹的最高產(chǎn)量達到350斤,最高的樹長到接近3米。
其三,摘袋省成本。近年來,人工越來越貴,詹代杰一直在想辦法節(jié)約成本。去年,他將目光瞄準果實上面的套袋。摘掉套袋會不會影響種植品質?講究科學方法,他以100棵果樹為試點,摘掉果實上面的套袋,換上雙面粘蟲板。去年試點的成效不錯,于是今年他摘掉了所有果實的套袋,節(jié)省了一大筆開支。
與記者游走在試驗田,詹代杰不吝分享自己的種植心得。這些種植心得,映射出他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也印證了他自己反復提及的那句話——“做農(nóng)業(yè)的,辦法總比困難多!”
采摘季很快結束,詹代杰卻每天在外忙得腳不沾地。“今年的產(chǎn)量提高了,我也要勤快點,多接些單子,爭取盡快都銷售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