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繩春(右)與工人在果園里采摘沃柑。
時下正是沃柑豐收季節(jié)。走進永泰縣長慶鎮(zhèn)福斗村的大森林碩豐生態(tài)農場,一顆顆黃澄澄的沃柑掛滿枝頭。農場主陳繩春穿梭在果園里,和果農們一起剪果、挑果、裝箱。“今年預計可以采收200多萬斤,產值400多萬元,最遠將出口到菲律賓。”他難掩豐收的喜悅。
今年52歲的陳繩春,是福斗村人,參過軍、做過貿易生意,最終返鄉(xiāng)念起“種果經”,帶領當?shù)乩习傩赵鍪罩赂弧?/p>
近日,記者從福州市區(qū)驅車2個多小時來到福斗村。村莊位于大山中,平均海拔約800米,其中光蜿蜒的山路就有18公里?!皼]有點情懷,走出去就不會回來了。”陳繩春說。
1990年,陳繩春懷揣精忠報國的夢想,成為一名軍人。1993年退伍后,他開始走南闖北做生意,賺到第一桶金。2016年,廣西沃柑產業(yè)迅速崛起,當時在廣西做根雕生意的陳繩春瞅準商機,把目光投向家鄉(xiāng)。
“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抵不過家鄉(xiāng)美。這些年,村里年輕人出去打拼,剩下的都是老人,土地也沒人種。沒有產業(yè)做支撐,家鄉(xiāng)是發(fā)展不起來的。”陳繩春說。
沃柑喜歡濕潤的生長環(huán)境,福斗村的自然條件十分適宜。2017年,他和3個兄弟合伙流轉了3000多畝土地,開墾農田、修建水電等基礎設施,種植十幾萬株共1000多畝沃柑、800多畝砂糖橘以及油茶等。從那時起,陳繩春就扎在大山里,一心當起“新農人”。
2021年12月,千畝沃柑迎來初掛果,陳繩春還沒來得及高興,就陷入愁苦之中。連續(xù)兩天的低溫,導致沃柑不同程度凍傷,果肉失水嚴重。眼睜睜看著80多萬斤沃柑都爛在地里,數(shù)百萬元的投資打了水漂,他又是心痛又是無奈。
可越是這樣,越是把他身上退伍軍人不服輸?shù)钠磩沤o激發(fā)了出來。陳繩春追加投資,對果園進行精細化管理。去年,200多萬斤沃柑剛上市,憑借酸甜有度、清爽多汁的口感,被搶購一空。今年,沃柑才開始采摘,就被果商預訂得差不多了。如今,果園不僅連年增產增收,還帶動周邊30多戶農戶就近就業(yè),每年戶均增收約3萬元。
果園有了起色,讓陳繩春又來了勁頭,打起觀光農業(yè)的主意。福斗村景色宜人,卻因交通不便而“藏在深閨人未識”。“18公里長的盤山公路,僅約3.5米寬,兩車交會不好通過?!标惱K春說。去年7月,在政府配套資金外,他又自掏腰包30多萬元,將山路拓寬至6.5米。目前已修了13公里,剩余5公里將在近期拓寬完畢。
回想起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帶動鄉(xiāng)村振興的初心,陳繩春說這只是開始。福斗村盛產毛竹,村民卻不知如何利用,只是將其砍下直接賣到閩清、尤溪等地,利潤極低。2021年底,福斗村第一書記陳洪帶領村兩委及鄉(xiāng)賢代表反復調查研究,決定采用“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創(chuàng)立毛竹農林專業(yè)合作社,計劃今年6月投產,陳繩春也是合作社一員。
“我們將回收村民的毛竹,進行加工出售,帶動村集體及村民雙增收的同時,預計還能帶動20多人就近就業(yè)?!彼f。(記者 馬麗清/文 陳暖/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