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一間門店,不進商超推廣,隱匿鄉(xiāng)村的一家茶廠年銷售額竟達500余萬元,不僅在海內外收獲一眾“粉絲”,還讓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跟著一起受益。這是如何做到的?帶著疑問,記者日前走進位于連江縣長龍鎮(zhèn)下洋村的長龍第一茶廠,聽負責人陳鋒細細講述。
陳鋒給茶葉打包準備出貨。記者 鄒家驊 攝
紅土地生“金”
一片綠葉富鄉(xiāng)民
取一撮茶葉投入杯中,倒入溫水,葉片慢慢舒展開來,釋出透亮的綠,飄出沁人的香。在陳鋒看來,這杯中的片片茶葉都飽含著生命力,一如這片擁有400多年種茶歷史的紅土地。
“種茶是件苦差事??!起早貪黑,風吹日曬,而且行業(yè)波動性很大,不過我們老區(qū)人民勤勞、樸實、肯干,堅守茶園耕耘,這才有了長龍茶產業(yè)如今的規(guī)模。”陳鋒介紹,長龍鎮(zhèn)現有2萬多畝綠色、無公害茶園,年產干茶約7000噸,培育出“長龍綠茶”“茶垅七墩”“龍頂云尊”“金觀音”“滴碎綠”等茶葉品牌,聲名遠播。
生于斯,長于斯,也回饋于斯。陳鋒堅持長龍第一茶廠只生產高品質的明前綠茶,每年3月~5月的采茶季,招募200多名工人采茶、制茶,工人一天的收入有180元。據統計,茶廠平均每年要發(fā)放120萬元采茶、制茶工錢。
村民劉新來到長龍第一茶廠工作前,一直在外打零工補貼家用,收入微薄而且不穩(wěn)定。在茶廠,她主要負責茶葉的包裝,不僅有固定收入,而且離家也近,工作和家庭兩不耽誤,“我還通過鎮(zhèn)里組織的免費培訓掌握了采茶、制茶等工藝,有一技傍身,才不會慌”。
領頭雁示范
一杯清茶品質高
“你透過陽光看這杯茶,是不是看不到雜質?!睂τ谧约业漠a品,陳鋒十分自信。他知道,要泡制這樣一杯清茶,實屬不易。
好原料為底。長龍第一茶廠出品的每一片茶葉都是明前生長的嫩芽,吸收了一個冬季的養(yǎng)分,而且受蟲害侵擾少。采茶時工人們都要仔細捏住茶葉的芽頭輕輕朝上提,一名熟練工人一天采摘量最多不過2.5公斤。
好工藝支撐。茶廠投入近百萬元改造廠房、提升設備。殺青、揉捻、脫水……工序不變,但是機械化程度大大提高,關鍵的工序依然由經驗老到的師傅把關,堅守傳統的同時更提高了產品質量。
好模式經營。茶廠的采摘季不過兩個月,其余時間茶樹怎么辦?一套“農戶+茶廠”的模式解決了這個問題。春茶之后,茶園夏季、秋季的收入全部歸管護的村民所有,村民遵循標準化管理,一畝能收入四五千元。既管好了茶園,村民也有了不錯的收入,一舉兩得。
摸索出經驗,陳鋒希望將自己的所得教給更多茶人,傳承茶的本味。最近,他正在籌備將全省綠茶加工的考點設在自家茶廠,“我想讓更多人知道一杯好茶是怎么做出來的?!?/p>
振興路鋪就
一縷茶香飄海外
記者注意到,茶廠的墻上懸掛著一幅書法,“茶香飄遠”4個大字十分飄逸,這是連江一中的一位老師專門為茶廠書寫的。
“這位老師有一次去美國看孩子,還順道走訪了許多在美國工作生活的學生,為了感謝大家熱情的接待,回來就在我這里買了50多公斤茶葉寄給學生。”陳鋒介紹,后來老師的許多學生都成了茶廠的回頭客,這也讓他看到茶葉出口的機遇,目前茶廠正在申請相關資質。
憑借著親民的價格、過硬的品質,長龍第一茶廠雖然時至今日沒有開設過一家門店,依然擁有穩(wěn)定的客戶群體?!岸际强靠诒A得大家的信任?!标愪h介紹,3月開始做春茶時,一天要賣三四百公斤,茶廠基本上都是一邊做,一邊賣。
為方便客戶購買,茶廠近期還上線了微信小程序?!霸陔娚踢@塊我們也正在摸索學習,希望能總結出一些經驗,發(fā)揮長龍鎮(zhèn)茶葉生產企業(yè)聯合黨支部的作用,與長龍的同行們一起發(fā)展,走好鄉(xiāng)村振興路?!标愪h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