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感謝小朱,我現(xiàn)在幫他管理檳榔芋,每天的工資有200多元,日子越過越好嘍。”60多歲的老張是土生土長的南平市邵武市沿山鎮(zhèn)下樵村人,是村里的低保戶,這些年幫助朱思宇管理檳榔芋的同時還跟著種了3畝多檳榔芋,現(xiàn)在的日子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烈日下,朱思宇查看檳榔芋長勢(陳春花 攝)
老張所說的小朱是退伍軍人朱宇思。他退伍不褪色,在帶領鄉(xiāng)親們種植檳榔芋致富的道路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朱思宇于2009年至2011年在江西武警總隊第一支隊服兵役。退役后,曾任邵武市朗宇商貿經理,在任期間,與中鐵二局新運公司達成長期供貨的框架協(xié)議,先后帶領員工到山西運城、浙江寧波、廣東揭陽、福建龍巖等地與新運公司配合完成了浦梅、潮汕項目等鐵路橋梁的建設。
“在我的心里,兩種情懷無法割舍,一種是戰(zhàn)友情,一種家鄉(xiāng)的情懷?!敝焖加钫f。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朱思宇從小就對土地有特殊的情結,他總想在家鄉(xiāng)這塊熱土上做些什么。2018年,朱思宇在幫助大伯種植檳榔芋的時候,發(fā)現(xiàn)檳榔芋個頭大、品質好,營養(yǎng)豐富,收益可觀,對檳榔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大伯的悉心教導下,朱思宇認真琢磨掌握了檳榔芋種植技術。
2021年初,經深思熟慮和實地考察,朱思宇創(chuàng)辦了邵武市源農禾農作物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從村集體流轉了400余畝土地,購進大批檳榔芋種,并邀請種植檳榔芋的農民專家來到沿山鎮(zhèn)下樵村進行指導。同年11月大豐收,產量高達160萬斤,產值突破100萬元。
“自從朱思宇在我們村種植了檳榔芋,每年土地流轉帶給村集體20余萬元收入。春耕種植和秋收的時候,這近500畝的檳榔芋田,每天都有20余人忙碌于田間地頭,每人每天能領到近200元的工資,收入不錯,而且他非常照顧收入少和家庭相對貧困的人員?!毕麻源妩h支部書記龔海君說。
由于檳榔芋主要銷往閩南和龍巖一帶,常遭遇找不到大貨車運過去的困境,于是朱思宇想到自己創(chuàng)立物流產業(yè)。沒有資金,就從一部車做起。這些年來,朱思宇帶著全體成員,精心培育,不斷加強基礎設施,狠抓規(guī)范管理,完善配套服務,擴大交流合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物流公司在短短的二年發(fā)展到6部貨車,不僅解決了檳榔芋運難的問題,還提供了200多萬的稅收收入,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0-11月份收獲的時候,預計檳榔芋一畝產量可以達到4000余斤,今年又開始試種40余畝冬瓜。下一步,我計劃種植更多的檳榔芋,幫助、帶動村民們一起種植、致富,并希望能成立下樵村自己的加工廠,生產加工檳榔芋成品。”如今,已成功競選下樵村村委的朱思宇,除了心底最初的那份情懷,更感覺肩上多了一份責任。(陳春花 李招發(fā) 熊子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