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還育在田里,5萬元的稻谷定金就已入賬。5月15日,在村頭的秧田邊,聊起種黑米的收益,大田縣文江鎮(zhèn)溫厝村的周學貝,不時發(fā)出爽朗的笑聲。
這位老農說,種黑米起先是“種著玩的”——前年開春時,漳州朋友送了他一公斤種子,說這黑米“好吃,很補,比普通谷價更高”。他就用半公斤種子試種了一畝多,單季收了500多公斤稻谷。
他指著眼前綠油油的秧田說:“今年我用了40公斤種子,要種200畝呢。”
不過,老周前年挺懊悔的。他說,把這黑米一碾,碎得不成樣子,能賣給誰呀,準備用它喂豬。鎮(zhèn)里的一位干部卻執(zhí)意買了5公斤碎黑米送親戚。他勸老周用心種好黑米,告訴說:“碾得好,一斤能賣10元錢呢?!?/p>
老周種了大半輩子田,從沒賣過這米價,第二年就又種了2畝,還帶動幾位村民種了3畝。他吸取了前一年田間管護的教訓,告訴種植戶:秧要育得早,30天內一定要插;比種普通水稻會省一半肥,不過,稈高容易倒伏,要多施鉀肥;一定要洘田,控制分蘗,讓秧壯稈……
老周邀去他家喝茶。在現(xiàn)代樓房的客廳里,“大田縣十佳農民”的牌子光彩奪目。主人邊招呼客人,邊聊起今年擴種黑米的原因——
駐村的鎮(zhèn)黨委紀委書記黃勛見老周帶頭種高優(yōu)水稻,贊賞這位老支書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就順勢引導,謀劃全村種、養(yǎng)“六黑”:黑米、黑豆、黑芝麻、黑豬、
黑兔、黑雞,著力打造“特品”鄉(xiāng)村。
從老周家望出去,溫厝村洋面開闊,一條清溪的兩岸都是田地,村邊丘山起伏,綠意盎然。同行的副鎮(zhèn)長陳首龍說,這里的土質、氣候,適宜種養(yǎng)“六黑”。
老周取出一個油瓶,笑著說:“除了黑米,另外‘五黑’村里本來就有,都是好東西呢。黑芝麻榨油可香啦,你聞聞!”
鎮(zhèn)黨委、鎮(zhèn)政府積極支持溫厝發(fā)展“六黑”,幫助老周設計了“毓秀文江”的禮品袋,一袋六小包,內裝黑米、黑豆、黑芝麻。還派技術人員指導碾米,提高黑米的品相。
老周說,這款“毓秀文江”好賣,黑米供不應求。
說話間,老周出示一枚圓章,刻著“大田縣六黑專業(yè)種植合作社”。他說,村里成立了“黑六發(fā)展有限公司”,引導村民參與擴大種養(yǎng)規(guī)模,合作拓展市場,收入的大部分歸個人,一部分作為村財,一部分留作合作社基金?!翱諝ご宓拿弊右琰c甩掉!”說這話時,老周表情嚴肅。
溫厝村有1000多人口,去年7月,村黨支部改選。老周說自己連任了18年支書,65歲啦,“黑六”發(fā)展,要靠年輕的村主干來挑大梁。但是,27名黨員中,除了他和兒子兩票反對,其余的25票全部支持他連任。“那就扶上馬,送一程吧!”老周表態(tài)留任支委。
今年3月,鎮(zhèn)領導黃勛帶著新支書張樹學去福建農林大學,向教授討教黑米的種植技術、脫殼工藝,還走訪省城電商、超市,商訂了與合作社包收包銷的協(xié)議。這不,秧還沒插,谷錢先到了。
老周哈哈笑,說:“5萬元的黑米干谷保證供貨,不夠?我會想辦法補足;超過了,他們答應都收走?!?/p>
他扳著指頭,算出了他的信心:本村種300多畝,鄰村花橋、后洋也種了十二三畝,按畝產(chǎn)350公斤計算,大約能收干谷10萬公斤。
“黑米揚穗時再來吧,它的稻花特別香呢!”臨別時,老周跟也作了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