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3月27日,福建省連江縣長龍鎮(zhèn)畬族村民在茶園采摘茶青。長龍鎮(zhèn)屬于大陸海洋性氣候,常年平均氣溫16.7℃,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2100毫米,山高霧重,年平均霧日60天左右,平均海拔380米,最高海拔680米,素有“云上茶鄉(xiāng)”的美譽。張斌 攝
3月27日,福建省連江縣長龍鎮(zhèn)畬族村民在茶園采摘茶青。長龍鎮(zhèn)位于連江縣山區(qū),為畬族聚集區(qū),是福州市產茶重鎮(zhèn),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史稱“鹿池茶”。張斌 攝
3月27日,福建省連江縣長龍鎮(zhèn)畬族村民在茶園采摘茶青。長龍鎮(zhèn)位于連江縣山區(qū),為畬族聚集區(qū),是福州市產茶重鎮(zhèn),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史稱“鹿池茶”。張斌 攝
3月27日,福建省連江縣長龍鎮(zhèn)畬族村民展示剛采摘的茶青。長龍鎮(zhèn)位于連江縣山區(qū),為畬族聚集區(qū),是福州市產茶重鎮(zhèn),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史稱“鹿池茶”。張斌 攝
圖為3月27日,在福建省連江縣長龍第一茶廠,工人在生產車間對剛采摘的茶青進行除濕。近年來,隨著“以電代煤”的推廣,“電烘茶”技術作為一項制茶的新工藝、新技術,因其溫度可控、好掌握,制出的茶,色、香、味品質更高,附加值更高,得到了廣大茶農的好評,在當地得到了很好的推廣應用。張斌 攝
圖為3月27日,在福建省連江縣長龍第一茶廠,工人在生產車間制茶。全鎮(zhèn)現有茶園面積2萬多畝,年產干茶6500噸,出產的長龍“鹿池”綠茶曾于1915年獲“巴拿馬世博會”銀獎。張斌 攝
圖為3月27日,電力工人在茶山檢查供電設備,保障茶企和村民制茶用電需求。眼下,正是明前茶的采茶季,為了切實保障春季制茶供電,當地的連江供電公司全面提升供電服務質量,通過對制茶企業(yè)集中地區(qū)的高低壓線路進行整改,并結合上一年負荷增長情況,對配變容量不足的變壓器進行更換,及時安排搶修茶葉制作加工的電力故障等,全力確保產茶期間電力供應。張斌 攝
圖為3月27日,電力工人在福建省連江縣長龍第一茶廠為企業(yè)檢查用電設備。近年來,隨著“以電代煤”的推廣,“電烘茶”技術作為一項制茶的新工藝、新技術,因其溫度可控、好掌握,制出的茶,色、香、味品質更高,附加值更高,得到了廣大茶農的好評,在當地得到了很好的推廣應用。張斌 攝
3月27日,福建省連江縣長龍鎮(zhèn)畬族村民在茶園采摘茶青。近日,春暖花開,雨潤山青,中國產茶大省福建進入開春采茶季。長龍鎮(zhèn)位于連江縣山區(qū),為畬族聚集區(qū),是福州市產茶重鎮(zhèn),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史稱“鹿池茶”。全鎮(zhèn)現有茶園面積2萬多畝,年產干茶6500噸,出產的長龍“鹿池”綠茶曾于1915年獲“巴拿馬世博會”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