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玉米制種地生長中期,植株中上部葉片正面出現(xiàn)大量散生或聚生不明顯的褪綠淡黃色小點,田間按生產(chǎn)進度正常使用殺菌劑,植株生長后期葉片上同時出現(xiàn)兩種癥狀:一種是葉片上的小黃點擴大為圓形或卵圓形斑點,有同心輪紋,中央淡褐色,邊緣褐色,具綠色暈圈,大小1~3毫米,有時數(shù)個病斑匯合,變成長條斑,引起葉片局部或全部枯死,表面有黑色霉層;另一種是葉片上的小黃點擴展為圓形至長圓形病斑,黃褐色或褐色,病斑上有鐵銹色粉末。這是玉米圓斑病與玉米銹病的混生,需要及時防治。防治措施如下:
1.病菌隨病殘體越冬,為初侵染源,加強田間管理,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
2.選育抗病品種。從田間癥狀看,采樣的制種玉米父本的抗病性差。
3.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4.藥劑防治:①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2%的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拌種。②玉米吐絲盛期噴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0%代森錳鋅400~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噴施。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