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鋅,先在下部葉片中脈區(qū)出現褪綠黃白斑,上生紅褐色斑點和不規(guī)則斑塊,后逐漸擴大呈紅褐色條斑,自葉尖向下變紅褐色、干枯,并自下葉向上葉依次出現。病株出葉速度緩慢,新葉短而窄小,葉色淡,特別是基部中脈附近褪成黃白色。重病植株葉枕距縮短或錯位,明顯矮化叢生,很少分蘗,田間常表現參差不齊。稻田施鋅肥要掌握以下技術要求:
1.只在缺鋅稻田施用。一般來說,石灰性土壤富含鈣質,PH值較高,而有效鋅易與碳酸鹽或氫氧根結合生成碳酸鋅或氫氧化鋅沉淀變?yōu)闊o效,所以往往缺鋅;還原作用強的稻田容易缺鋅;長期大量施用氮、磷化肥的稻田,有效鋅也會降低。以上類型稻田應增施鋅肥。
2.要適量施用。稻田施用鋅肥宜選用硫酸鋅,一般每畝施1~1.5千克。由于鋅肥有明顯的后效作用,所以鋅肥2~3年施用一次即可。
3.鋅肥要早施。大田施鋅肥最好在耙田時進行,秧田施鋅肥,利用率高,效果好。
4.施用要均勻。可將鋅肥與生理酸性肥料混合施用,但不宜與磷肥混施,以免生成水稻難以吸收利用的磷酸鋅而降低肥效。
5.葉面噴施濃度要適宜。把鋅肥作葉面肥噴施是追肥的主要方法,常用的硫酸鋅適宜濃度為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