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印刷品來自中國而非日本!”目前在英國愛丁堡大學讀研的福安姑娘林思怡告訴記者,她一個多月前在蘇格蘭國家圖書館發(fā)現并指出的錯誤標題,現已被修改,“感覺非常開心!”
林思怡近照(受訪者 供圖)
1999年出生的福安姑娘林思怡高中就讀于福安一中,本科畢業(yè)于廈門大學,今年9月剛到英國讀研?!爱敃r剛到愛丁堡,常在城市里游覽。10月4日那天,我偶然到了蘇格蘭國家圖書館,一進展廳就被這件展品吸引了。”
原來的展板,攝于2023年10月4日(受訪者 供圖)
林思怡說,這是一部中文佛經印刷品,也是展廳里第一件展品,正對著入口,原以為來自中國,可她湊近一看才發(fā)現來自日本。但讓她感到詫異的是上面的標題:The earliest evidence of printing comes from 8th-century Japan and Korea, hundreds of years before it was practised in Europe. (最早的印刷品實物來自8世紀的日本和韓國,比歐洲的印刷術早了幾百年。)
“難道最早的印刷品實物不是來自中國嗎?”林思怡說,大家都學過歷史,雕版印刷術就起源于中國唐代。帶著這樣的疑問,她立即打開手機查找資料,并嘗試和現場的工作人員交流,工作人員建議她給策展人寫封反饋信,林思怡迅速手寫了一封。
蘇格蘭國家圖書館(受訪者 供圖)
回去后,林思怡總覺得不太對勁,就打開電腦查找更詳細的信息。原來這件展品來自公元770年的日本,當時佛教剛從中國傳到日本,許多日本的佛經仍用中文書寫。這件藏品叫“100萬塔舍利及陀羅尼祈禱文”,是日本最早的印刷品。
愛較真的林思怡表示,這個標題有歧義。首先展品來自日本,標題為什么提到韓國?如果是針對展品的標題,它應該寫這個日本卷軸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之一,但它又提到了韓國,并且和歐洲進行了對比,“這樣就讓人覺得這個標題更像是歷史知識的陳述?!?/p>
但經考證,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來自中國,如果要進行知識陳述,為什么又沒有提到中國呢?
林思怡告訴記者,自己是心理學而非歷史學專業(yè)的學生。她也懷疑在如此權威的機構里展出這么久的一個展品,有可能犯這么低級的錯誤嗎?帶著疑慮,她還是寫了一封正式的反饋信,打印后再次送到圖書館。工作人員接過林思怡的信,告訴她一定遞交到策展人手上并會給郵件回復。
林思怡致策展人反饋信(受訪者 供圖)
由于學業(yè)繁忙,之后林思怡沒再去蘇格蘭國家圖書館,她以為這封信大概石沉大海了。沒想到一個多月后的11月8日,她收到圖書館回復,對方告訴她展板已經修改完成。
蘇格蘭國家圖書館回信內容(受訪者 供圖)
修改后的展板標題翻譯成中文是:雕版印刷術起源于中國,比歐洲早幾百年,8世紀時傳到日本。
修改后的展板,攝于2023年11月8日(受訪者 供圖)
“我真的非常開心,也非常有成就感?!绷炙尖f,她對蘇格蘭圖書館工作人員和學者的嚴謹和高效表示由衷感謝。同時也非常感慨,“中國文化的世界形象是由海外每個中國人共同塑造的。我們可以讓別人更準確更全面地了解中國,了解我們擁有數千年歷史的偉大祖國?!?/p>
林思怡父親也對女兒的這一行為非常贊賞。他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教育女兒,要時時刻刻以自己是一名中國人為傲,為國家燦爛的歷史文化自豪!(阮珊妮 王雯秋 宋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