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溫左榮的中國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紅布袖章
這是上杭縣博物館藏1930年溫左榮的中國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紅布袖章。棉麻質地。長48厘米,寬11.7厘米。袖章正面畫有五角星,星內畫有斧頭、鐮刀,星角周圍寫有“中國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 ”字樣,下方寫有“第一大隊二區(qū)隊四分隊 學生 溫左榮”字樣。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四軍轉戰(zhàn)閩西、贛南地區(qū),努力開辟革命根據(jù)地。為適應革命形勢的發(fā)展和武裝斗爭的需要,中央決定通過開辦短期軍事訓練班、建立軍事學校,為紅軍隊伍培養(yǎng)更多的軍事人才,提高部隊整體素質。
中國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舊址
1930年初,中共閩西特委將紅四軍隨營學校改建為閩西紅軍學校,同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決定將該校改名為福建紅軍學校,其后,中共中央將福建紅軍學?!笆諝w中央辦理”,“中國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保ㄓ址Q“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保┚痛私?,校址設在龍巖省立第九中學(現(xiàn)今龍巖一中),總校長朱德,政委毛澤東,分校校長蔡升熙(蔡未到職,改為賀沈洋),政委鄧子恢。第一期學員200多人,由各區(qū)鄉(xiāng)蘇維埃派送,學習時間4個月。年底,“中國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钡膶W員提前結業(yè),學校遷至永定縣虎崗鄉(xiāng),更名為閩粵贛邊紅軍學校,又稱閩西彭楊軍事政治學校。從紅軍學校到彭楊軍事政治學校,閩西的紅軍學校歷史雖不足兩年,但其不僅為革命戰(zhàn)爭培養(yǎng)了一批紅色的軍事、政治領導骨干,也為中央蘇區(qū)紅軍學校教育的正規(guī)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