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林木全砍光,山下農田遭了殃,晴旱雨澇無收成,只好外出去賺錢?!边@是上世紀90年代末,南平市光澤縣寨里鎮(zhèn)大青村人對無序砍伐山林后,造成山體滑坡、農田被毀而編出來的打油詩。然而筆者日前來到大青村卻欣喜地看到,經過多年的封山育林,這里已是萬山疊翠、林海連綿。村支書高尤福說:“現(xiàn)今大青村的森林覆蓋率已達87.6%,往日靠伐木成為光澤明星村的大青,改變了靠山吃山的‘吃’法,走產業(yè)發(fā)展之路,如今村集體年收入近百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萬多元?!?/p>
整個村曾經是伐木場
上世紀90年代末,要說光澤縣哪個村最熱鬧、最有錢,非屬寨里鎮(zhèn)大青村不可,憑借村里9.7萬畝的山林,大青人靠山吃山,百萬元村集體年收入和千元的人均收入,讓大青村當之無愧地成為當時的“市明星村”“縣首富村”。村黨支部副書記傅昌發(fā)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大青村就是一個采伐場,大大小小的包工頭就有二三十個,伐木工人三四百人。1997年至2000年是砍伐最瘋狂的幾年,當年任何一個人拿著一張條子,就能找村干部劃走一片山,到后期進村包工頭太多,村干部頂不住就只能躲。全片大樹傾倒、萬畝青山禿頂,山體滑坡,洪災泛濫,良田被毀。
當時有群眾寫了一副對聯(lián):“萬畝青山變禿頂,千畝良田變旱地”,橫批是:“一塌糊涂”。
密林里流著蜂蜜也藏有山珍
靠山吃山,總有吃完的一天。
山上的樹砍光了,村子一下子蕭條了。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2009年,村委會提出植樹造林綠化大青的想法,但村民覺得植樹見效周期太長,都不愿意。為了提高村民造林積極性,村里把4萬多畝的集體林按人口分林到戶,并按照村集體占股20%、農戶占股80%的比例進行分戶經營。村民的造林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現(xiàn)在大青村森林覆蓋率近90%,山野上百花盛開的時候,成群的蜜蜂在花叢中采蜜,這里是中華蜂最理想的養(yǎng)殖基地。
裘有靖是光澤縣崇仁鄉(xiāng)人。2013年,他放棄在深圳的高薪工作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在經過一番考察后,最終選擇在大青村養(yǎng)殖中華蜂,如今養(yǎng)殖規(guī)模已達500多箱。2022年,他養(yǎng)蜂純收入30萬元,并帶動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20多名蜂農脫貧致富。他本人也被縣人才辦授予光澤縣首屆養(yǎng)蜂優(yōu)秀鄉(xiāng)土人才稱號,去年當選南平市人大代表。
密林中流著蜂蜜,也藏著山珍。
大青山的密林深處盛產紅菇。村民把山里的1000多畝紅菇林當作“聚寶盆”看待,并制定村規(guī)民約,不許任何人上山砍柴,不許在附近燒田坎?,F(xiàn)在那片密林每年可產200至350公斤紅菇干,按每公斤紅菇干2000元計算,村民每年總收入達40萬至70萬元,戶均達6000至1萬元以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大青村又嘗試著引進油茶種植,目前已種下油茶418畝。油茶3年可掛果,5年就進入豐產期,按目前市場行情來看,畝產值可達5000元,一旦試種成功,將在全村推廣,而早些年種植的林木已經成材,村里計劃每年擇伐1000畝,按每畝出材積10立方米,每立方米賣600元來算,1000畝就是600萬元,每立方米木材,村里可提取20%,僅此一項,每年村集體收入就可增收1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