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午后,漳州市龍文區(qū)郭坑鎮(zhèn)洛濱村里,不少村民聚集在院士文化廣場上,曬太陽、嘮家常,享受愜意時光。走近一看,駐村第一書記楊宏也在其中。最近,他天天忙著往村民堆里扎,在跟村民們閑聊中了解他們的才藝特長,為最新一期鄉(xiāng)村振興晚會做準備。
“到了晚上,這里就會變成鄉(xiāng)村大舞臺,薌城、長泰的群眾都會來我們這里表演!”楊宏介紹說,憶起晚會的熱鬧場景,楊宏滿臉自豪,“鄉(xiāng)村建設好了,就可以聚攏人氣!”據(jù)他介紹,自從院士文化廣場建成后,每個周末晚上,附近居民都會自發(fā)聚集在此歡歌起舞。為了提升鄉(xiāng)村大舞臺的知名度,村里最近打算籌備一期晚會,讓村民的才藝得到展示,讓村里的人氣更旺。
原來,這個熱鬧的百姓大舞臺在一年前還只是一片廢棄的蘑菇屋和豬圈,雜草叢生,破敗不堪,村民避而遠之。“洛濱村,咱得對得起這個好名字?!睏詈陙淼酱遄雍缶土⑾轮鞠?,要讓村子煥發(fā)出“洛水之濱”的精氣神。
為了提升村莊環(huán)境,2022年楊宏和村“兩委”干部決定“變廢為寶”,將廢棄地改造成小廣場。入戶征地,拆掉危房,拔出雜草……隨著涼亭和長廊陸續(xù)完工,一個4000多平方米的院士文化廣場呈現(xiàn)在村民眼前,再植入鄉(xiāng)賢文化、學子風采等宣傳內容,不僅主題教育有了新基地,村民們茶余飯后也有了休閑活動的好去處。
走村入戶、開座談會、實地考察……楊宏在不斷探索中了解村民心中所思所想、“急難愁盼”?!靶?,咱們村一到晚上就黑燈瞎火的,村民們走夜路不安全。”一次走訪中,退休老干部楊惠明的話引起了楊宏的共鳴。全村只有不到30盞路燈,自己夜里在村中行走,都要打開手機照明才看得清路。這樣的環(huán)境對村里視力不好的老人來說,確實是個安全隱患。
為了解決路燈問題,在楊宏的提議下,村里專門召開會議研究,決定申報安裝一批太陽能路燈?!拔蚁騿挝粎R報,單位也非常支持。”楊宏介紹道,有了選派單位市紀委監(jiān)委的支持,太陽能路燈工程進展順利。去年全村共投資65萬元,安裝了148盞太陽能路燈。夜路亮起來了,楊宏用盡量環(huán)保的電費負擔,照亮了村民的幸?;丶衣?。
路燈亮起來的那天,楊宏和村書記一起繞著全村走了一圈,路上再次碰到楊惠明,他握著楊宏的手激動道:“這下好了,感覺全村都亮起來了!”一路走來,收獲村民們的一致點贊,楊宏第一次感受到,只有真切為民辦實事,才能無愧于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期待。
在洛濱村,有著一條一米寬的排水溝,過去無人管制,全村的生活污水都往這里排,時間一長,不僅發(fā)出陣陣惡臭,雨夜視線不清晰時,還容易跌入其中,久而久之成了村民心頭的一根刺。
得知此事后,楊宏再次將問題反饋給了市紀委監(jiān)委,同樣得到單位的高度重視,在“娘家”的協(xié)調幫助下,洛濱村生活污水處理成功被納入到全市黑臭水體治理行動中,實現(xiàn)截污納管、雨污分流。一番再整頓后,村里又爭取了一批改造資金,用來修繕排水溝,拓寬路面。半年時間過去,昔日的污水溝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整潔寬敞的瀝青路,村民的“心病”不復存在。
在那之后,村里又修建了機耕路,裝上平安公共視頻,補足基礎設施短板。村民在“幸福路”上走得更安、更穩(wěn)、更快了。
如今漫步在洛濱村,一條條瀝青路平坦而舒適。路的盡頭,一幢幢紅磚白瓦斜屋頂?shù)拈}南風格建筑錯落有致,充分展示著宜居的新農(nóng)村面貌。這些新房由村里統(tǒng)一規(guī)劃建設,一期27幢已經(jīng)投用。眼下,楊宏正和村“兩委”一道投入到二期建設工作中,幫助村民破解“有新房沒新村”問題。
道路通暢了,新房建好了,人氣旺起來了,洛濱村越來越美了。新的一年,楊宏打算利用洛濱村毗鄰市區(qū)的優(yōu)勢,打造一批網(wǎng)紅打卡點,吸引周邊市民前來游玩,助推文旅產(chǎn)業(yè)發(fā)展,幫助村民增加收入,讓洛濱村的鄉(xiāng)村振興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