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華在上海福民食品社前留影
赤膽忠心為革命,隱秘英雄亦偉大。
熊志華(1904—1975),永定區(qū)湖雷鎮(zhèn)象基村人。1930年秋,在永定蘇區(qū)工作的熊志華被派往中共閩西特委機關(guān)工農(nóng)通訊社學習,隨后被調(diào)到上海黨中央機關(guān)工作,迅速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紅色交通員。在中央紅色交通線上,他成功轉(zhuǎn)送了黨中央重要文件和電臺配件等重要軍需物資,安全護送了許多前往中央蘇區(qū)的黨的領(lǐng)導干部。因工作出色,與李沛群、肖桂昌、曾昌明等人,被稱為“中央紅色交通線四大交通員”。
智躲搜查
1930年秋天,上級要求熊志華和一名叫“老王”的革命同志一起從中央蘇區(qū)到廈門執(zhí)行任務。上級要他化名“曾阿寶”,兩人化裝成商人,先后穿越赤白交界地,經(jīng)過青溪交通站“余伯”家停留一夜,再趕到潮州坐輪船到廈門。船靠廈門碼頭時,敵人檢查很嚴格,恰好前面有幾輛獨輪車正在通過一個出口,其中一輛獨輪車不穩(wěn)翻倒在地,車上裝的橘子滾落一地。為了能夠順利走出碼頭出口,熊志華機警地和老王對視了一下,老王會意,兩人趕緊上前幾步幫著推車人撿拾地上的橘子,警察一邊拿了幾個橘子揣進口袋,一邊罵罵咧咧,還以為熊志華和老王是押運橘子的商人,讓他們過了出口。
到了廈門,他們住在地下交通站曾云三的中藥鋪里。天剛黑,老王出去執(zhí)行任務,曾云三正在關(guān)門,這時候來了兩個憲兵和一個便衣盤問,曾云三只好接待。此時,他十分擔心老王突然回來與敵人撞個正著,于是,曾云三故意高聲對正在二樓的熊志華喊道:“阿寶,天黑了,點個油燈。”熊志華本來不知道點油燈是給外出的老王暗示店里有情況的,但是他從話語里機警地感覺到有情況,一定要趕快點亮油燈。等油燈點亮后,敵人又上樓到處檢查,熊志華就故意找機會把油燈往窗口湊,此時老王辦完事回來,正好走到了街對面,他看到樓上油燈在晃,知道有情況,便繼續(xù)朝前走,機智靈活地躲過了敵人的搜查。
巧送電臺
1932年冬,敵人對中央蘇區(qū)發(fā)動了第四次大規(guī)模的軍事“圍剿”,中央蘇區(qū)與上海黨中央的聯(lián)系極為不便,為打破這個困境,時任中央交通局副局長陳剛派專職交通員熊志華從上海運送電臺配件到中央蘇區(qū)。
入宿汕頭升平路的南京旅社后,為了確保電臺零件安全,熊志華把裝在餅干瓶中的電臺零件細心地塞進剛買的竹枕頭里,放在床上,看起來和普通的旅館枕頭沒什么兩樣。此后,警察、憲兵幾次搜查,他都沉著、冷靜、巧妙地應付過關(guān)。一夜無眠,卻始終沒有等到派來接應的同志。第二天天一亮,熊志華只得馬上離開旅店,趕往火車站,向潮州進發(fā)。
到達永定桃坑交通站,因叛徒丘壽書告密,熊志華等人被敵人包圍。熊志華和交通站的負責人老賴及派來接應熊志華的武裝交通員楊雄初、雷德興、阿蔡、溫仁寶一起邊打邊突圍,交通員李壽科為了掩護電臺轉(zhuǎn)移身中三彈英勇犧牲。
雖然一路經(jīng)歷重重波折,但是在交通員的舍命保護下,熊志華和電臺零件最終平安抵達中央蘇區(qū)。
密送白求恩
1937年12月,熊志華被派往香港,協(xié)助廖承志籌建八路軍香港辦事處。辦事處于次年1月成立,辦公地點設(shè)在香港皇后大道中18號,對外掛“粵華運輸公司”招牌,廖承志當“老板”。熊志華除了負責來往交通聯(lián)系外,還公開與香港華僑愛國人士和婦女救國會聯(lián)系,接受他們捐款給八路軍、新四軍的款項和物資、慰勞品等。
1938年1月2日,白求恩大夫帶著大量的藥品和器材,從溫哥華啟程,乘日本“皇后”號海輪來到香港,住在九龍飯店。經(jīng)宋慶齡介紹,白求恩準備從香港直接取道漢口八路軍辦事處轉(zhuǎn)延安。經(jīng)組織決定,由熊志華負責與白求恩交流,商談采購及動身等具體事宜。在港期間,熊志華和其他幾位同志,陪同白求恩采購了一批急需藥品,加上他帶來的東西,足足有20多箱。
幾天后,香港八路軍辦事處與延安黨中央及漢口八路軍辦事處取得聯(lián)系,決定由熊志華負責護送白求恩乘火車離開香港,輾轉(zhuǎn)到漢口。
為了安全起見,熊志華提前給漢口八路軍辦事處的負責同志發(fā)密電。出發(fā)時,熊志華等人與白求恩乘火車,坐包廂,把大小皮箱裝上錢,上面放一些高級面料,裝扮成國民黨的高級官員。然而,車廂旁邊仍然有可疑的人走動,熊志華等人不敢大意。到達漢口后,八路軍辦事處的負責同志來到車站迎接,至此熊志華圓滿完成任務。
做地下黨的艱難歲月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結(jié)束。組織決定派正在華中局城工部工作的熊志華同劉長勝、姜維新等十幾位同志回上海工作。
熊志華住在上海威海衛(wèi)路508號,由劉少文經(jīng)手,組織撥款在此開設(shè)“福民食品社”。表面上這是一家普通商店,實際上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一個地下機關(guān)。當時,上海地下黨的負責人劉曉、劉長勝、劉少文等經(jīng)常在此開會。在商店兩層的曬臺上,一年四季放著一只花盆?;ㄅ璺旁谀莾翰粍?,說明情況正常;如果不見了,或者位置變化了,說明出現(xiàn)敵情,誰也不能隨便進來,以防不測。
1946年4月,上海局情報站成立,直屬中央軍委領(lǐng)導,劉曉任書記,劉長勝任副書記,劉少文和錢英任委員。劉少文代表軍委情報系統(tǒng),參加上海局的領(lǐng)導,協(xié)調(diào)相互之間的關(guān)系。軍委系統(tǒng)情報轉(zhuǎn)送站設(shè)在熊志華負責的“福民食品社”。
1947年,國民黨進行上海大搜捕。3月,熊志華化名梁阿鴻,以人壽保險公司找到的工作做掩護,負責與地下黨負責人張承宗、張祺等同志和交通局聯(lián)系。當時,天津交通線、“八辦”(即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撤退下來的人員通過熊志華轉(zhuǎn)移到上海的“福民食品社”,再乘船到香港,或解放區(qū),或外省去。
1948年6月,熊志華被叛徒出賣而被捕。雖然受到敵人的嚴刑逼供,但他仍然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次年2月,熊志華被成功營救出獄,為了安全起見,前往香港。3月,熊志華抵達北京,在中央社會部李克農(nóng)和劉少文手下工作。4月底上海解放后,熊志華和劉曉、劉少文、龔飲冰等同志隨南下大軍,5月29日順利到達上海,參加上海解放接管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熊志華歷任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科長、干部處副處長、市委辦公廳副主任、主任等職。著有《湖雷狂飆》《走出草地》《在秘密的交通線上》等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