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從廈門市海洋發(fā)展局獲悉,2022廈門國際海洋周將于11月10日-16日舉辦,以“打造藍色發(fā)展新動能,共筑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圍繞海洋大會論壇、海洋專業(yè)展會、海洋文化嘉年華等三大板塊共策劃40項精彩紛呈、內涵豐富的活動。
聚焦國際合作,共筑海洋命運共同體
交流、合作、發(fā)展,是海洋周始終不變的底色。為積極響應聯合國海洋發(fā)展大會的共同愿景和中國承諾,本屆海洋周在策劃上,突顯“金磚+”、“一帶一路”、東亞海區(qū)域等元素,圍繞深化藍色伙伴關系構建,積極策劃涉海各領域的交流合作,為助力打造海洋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圍繞金磚中國年,重點策劃“金磚+海洋”合作框架下的科技交流合作、援外培訓、海洋產業(yè)對接等活動,召開中俄海洋可持續(xù)發(fā)展綜合多學科合作研究研討會、環(huán)印度洋聯盟藍色經濟研修班、氣候相關物質與氣候變化研討會等,務實推動“金磚+”海洋交流合作,助力廈門金磚創(chuàng)新基地建設。
為拓寬海洋國際合作新領域,舉辦中國-島嶼國家海洋合作高級別論壇、中法深海微生物合作研究研討會、第十七屆2022東亞海岸帶可持續(xù)發(fā)展地方政府網絡(PNLG)年會、中馬“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等,開展合作交流和案例分享,持續(xù)搭建信息共享和交流平臺。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不僅率先提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更積極參與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十年(2021-2030)”(簡稱“海洋十年”)計劃。本屆海洋周嘗試響應“海洋十年”七大愿景,為全球海洋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圍繞“一個物產豐盈的海洋”和“一個安全的海洋”愿景,召開第二屆國家管轄范圍以外區(qū)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國際立法學術研討會;圍繞“一個可預測的海洋”愿景,召開首屆地中海海洋觀測和數據應用研討會;圍繞“一個健康且有復原力的海洋”愿景,召開氣候變化與海洋大氣循環(huán)研討會;圍繞“一個可獲取的海洋”愿景,召開APEC海洋微生物資源技術創(chuàng)新研討會;圍繞“一個富于啟迪并具有吸引力的海洋”愿景,舉辦2022廈門船釣邀請賽,體驗增殖放流20年及海洋生態(tài)文明建設成果。
聚焦產業(yè)前沿 助力藍色經濟騰飛
海洋經濟是福建省全力發(fā)展的四大經濟之一,本屆海洋周聚焦眾多產業(yè)主題,打造“海洋+”產業(yè)藍圖。
2022中國水產品大會作為行業(yè)風向標,繼續(xù)在海洋周期間舉辦。2022廈門海洋新興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峰論壇首次舉辦,聚焦水產種業(yè)、海洋生物醫(yī)藥、智慧海洋、海洋裝備、海洋食品等產業(yè)發(fā)展經驗。
展會方面,2022第十五屆中國(廈門)國際游艇展覽會采取線上展示+線下體驗的辦展模式。線上打造專業(yè)化、國際化的展覽展銷平臺,圍繞行業(yè)熱點,結合展商特色,策劃主題推薦展區(qū),實現游艇全產業(yè)鏈的聚合。第五屆國際潛水救撈與海洋工程裝備展覽會將在廈門佰翔會展中心舉行,擁有展覽面積11000平方米,標準展位500多個。將設立海上風電、市政工程潛水、公共安全與應急救援潛水、船舶防污染、潛水救撈技術裝備、船舶建造及配套等6個特色專區(qū)。
展會期間將同步舉辦“第七屆國際潛水救撈與海洋工程技術論壇”“2022中國旅游潛水峰會”,邀請4名跨領域、跨學科的院士,聚焦世界海洋(水下)科技創(chuàng)新和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圍繞行業(yè)科技發(fā)展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深入交流。
聚焦文化融通 譜寫人海和諧樂章
自2017廈門國際海洋周開辟嘉年華板塊以來,廈門立足于親海、近海的天然優(yōu)勢,著力推動海洋科學的大眾化傳播。本屆海洋周策劃了一系列嘉年華活動,旨在持續(xù)培育、厚植、提升全民海洋意識,讓更多民眾參與到這場海洋盛會當中,感受廈門海洋之城的文化底蘊和魅力。
備受關注的2022年廈門國際風箏節(jié)作為網紅活動繼續(xù)舉辦,除了精彩酷炫的特技風箏表演,放飛近百個大型軟體風箏外,還引入更多款式的軟體風箏以及更多海洋類生物風箏。此外還有包括手繪風箏、告白計劃、親子DIY、美食嘉年華、音樂露營節(jié)、消費節(jié)等多項配套活動??紤]到往年人流較為集中,對交通帶來較大壓力,今年計劃加開、加密、增開線路班次,以及地鐵大客流預案,并增加專門公交線路前埔BRT-觀音山-椰風寨,最大限度緩解交通壓力。
2022第十五屆中國(廈門)國際游艇展覽會采取線上展示+線下體驗的辦展模式,線下展覽面積達3.5萬平方米,展品包含游艇實船、船艇設備及配件、游艇生活衍生產品等,并將有20余場行業(yè)交流盛會及專業(yè)配套活動、30多場精彩大眾體驗活動輪番上演。
此外,本屆海洋周注重講好本地的海洋文化故事。第二屆中華海洋文化廈門論壇圍繞“世界海洋文明進程中的大廈門灣”主題,深挖海洋文化內涵,打造海洋文化交流、成果展示的平臺,提高海洋文化的影響力。歌仔戲“僑批——以海為媒 走向世界”將精彩上演,展現閩南人敢拼愛贏、義氣誠信、念家愛國的精神。
廈門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學、廈門海洋職業(yè)技術學院、廈門市青少年宮分別打造海洋科學開放日。廈門大學開展70.8海洋科普高峰論壇暨70.8海洋媒體實驗室三周年系列活動,面向公眾打造廈門市級海洋科普演講比賽——“70.8海洋青年說”;海洋三所開放展示海洋三所鯨豚館;集美大學通過線下+線上云展播的方式開放船模陳列室、自然科學館,同步策劃觀賞海洋生物科普展、藝術還原生命——魚骨藝術展;廈門海洋職業(yè)技術學院開展帆船體驗、世界船模文化科普活動。青少年宮組織海洋知識競賽、廣場嘉年華及科普研學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本屆海洋周執(zhí)行更全面的疫情防控政策,為了避免參加活動的嘉賓、市民朋友臨場被攔截,請務必提前登錄“廈門國際海洋周”小程序中“防疫指南”板塊查詢相關防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