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去,農田地塊被劃分得整整齊齊,幾位農婦正在種植著玉米。然而兩年前,在南平市建陽區(qū)童游街道彭墩村這片土地上,有的只是分散凌亂的閑置山壟田。
“原來這里是三面環(huán)山的背陰田,田塊狹且碎,地下水水位高,加上光照不足,水溫低,運輸肥料也很難,因此種植水稻產量低,沒有什么效益?!迸矶沾妩h支部副書記、建陽區(qū)興農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社長林貴富說?!按迕駥幵赋鋈ゴ蚬?,也不愿意留在村里種這塊地,以前這片都是閑置農田?!?/p>
平整的田塊 來源:建陽區(qū)融媒體中心
2019年底,林貴富在合作社的支持下,帶領50余戶村民加入農田“改造計劃”,通過村民自籌近100萬元,開始對近300畝的山壟田進行改造,閑置山壟田改造成了平整的田塊,小丘變大丘,深田變淺田,實現了閑置地變寶地的完美蛻變。
合作社除了支付村民土地承包費用,還為當地農戶創(chuàng)造了許多就業(yè)機會,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拔壹姨锏鼐驮谶@片山壟田里,以前種水稻產量不太高,澆水也不方便,田也就一直閑置著?,F在土地流轉后,我種上了西瓜還有油奈,還能幫著合作社看護這些果樹,收入比以前多了,日子也越來越好過了?!?/p>
每到農耕繁忙的時候,合作社還會專門雇傭當地農婦幫忙種植農作物,增加農戶的收入?!耙惶齑蟾庞?00多元的收入,工期大概有20多天,我感到很滿意了?!鞭r戶施巧英說。
平整的田塊 來源:建陽區(qū)融媒體中心
彭墩村通過土地流轉的模式,種植玉米、絲瓜、竹蓀、西瓜、油柰等經濟作物,加快促進調整產業(yè)結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進現代農業(yè)規(guī)?;l(fā)展。下一步,計劃將這片農田打造成農業(yè)觀光園,為鄉(xiāng)村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