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初,閩南地委挺進南靖樹海,在竹黃港仔口附近的山上,建立交通站,開辟了一條通漳州白區(qū)的地下交通線。地委給交通站配備了五個人:盧金發(fā)、陳古老和他母親賴蔥以及黃漢龍夫婦。9月中旬,黃漢龍回家,約定22日天亮前返回。可是,到了時限,仍未歸站。交通站的幾個人料想黃漢龍可能出事,便立即向地委宣傳部部長羅琳報告并提出轉移要求,羅琳不同意。果然,23日天剛蒙蒙亮,敵人就包圍了過來,大家決定從后山頂突圍。他們向山頂沖去,剛跑到半山腰,因茅草低,目標暴露,敵人密集的火力從山頂一掃而下,隊伍被分割。賴蔥母子迅速轉向山下,利用茂密山茅的掩護,鉆到包圍圈下邊,潛伏在草叢中。
中午時分,烏云滿天,留在山上搜索的敵放火燒山。說也湊巧,一陣大雨從天而降,把火澆滅了,救了賴蔥母子倆。山燒不成,敵人又驅趕群眾割茅草。群眾同情賴蔥母子,一邊大嚷大叫發(fā)牢騷,一邊懶洋洋地不動手。天黑了,保安兵也累了,又怕被打“黑槍”,不敢再搜了,母子倆便從敵人的包圍圈里鉆了出來。
鉆出包圍圈后,母子倆在山坑里又渴又餓,想起交通線上同志們的危險,他們不顧饑渴,掙扎著往山上爬。剛走幾步,陳古老被蛇咬傷了,賴蔥趕快扯了一段褲帶,把兒子的腿扎緊,以防止蛇毒擴散,然后背起兒子,艱難地向上爬。爬了一夜才到山頂,天又亮了,只好再隱蔽起來。
在山上又藏了一天。傍晚,敵人全撤走了,母子倆才從南靖割仔方向下山。母子倆商量著怎樣去報警。賴蔥對兒子說:“要是你不被蛇咬傷,你就去白區(qū),我回地委,但現(xiàn)在這種情況只好選擇一頭了?!标惞爬险J為,游擊區(qū)消息傳得快,地委容易得到情報,白區(qū)則不行,得盡快去通知。況且交通線也只有自己才知道,所以要先闖白區(qū)。
堅持行走了兩天,陳古老的腿越來越腫,移動都很困難了。母親背著他爬山越嶺已經累得吐過兩次血。古老不忍心,掙扎著自己走。為了快,賴蔥還是咬緊牙關背起兒子上路。就這樣舍命奔波,到天黑時才趕到小梅溪,立即找到交通員陳炳元,要他按規(guī)定進城聯(lián)系。第二天,陳古老拖著傷腿,按約定時間在閩南醫(yī)院(現(xiàn)漳州賓館)門口和阿益(漳州地下黨的負責人)見面,告訴他黃漢龍叛變等詳情,要他趕快搶救交通線,安排同志們轉移,因為這時敵人還來不及進行搜捕,時間上完全來得及的。接著,陳古老即帶著母親在洋老洲找到了黃松茂的交通船,躲過敵人,駛往南靖割仔下游,上岸趕回平和,給閩南地委機關報警。地委得到了他們帶來的消息后,緊急采取應對措施,避免了革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