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文化廣場、村莊亮化工程,臍橙園停車場、機耕路硬化項目相繼完工,綜合服務中心、黨群連心路等項目即將開工……2021年7月,地處寧德壽寧西南部山區(qū)的芹洋鄉(xiāng)溪源村迎來了省派駐村第一書記林寶城,來自省委組織部的他與全村黨員群眾一道,奮力描繪著美麗溪源新畫卷。
駐村第一書記林寶城(中)給群眾宣講政策
筑牢戰(zhàn)斗堡壘促振興
“幫錢幫物,不如幫忙建個好支部”。以村級組織換屆為契機,林寶城借助民情懇談室、廊橋夜話聽民聲、進家入戶走訪交流等方式,與老村干、老黨員、鄉(xiāng)賢代表、黨員群眾代表深入溝通,提前組織謀劃,積極分析研判,全面摸底掌握村“兩委”班子合適人選,扎實抓好領頭雁工程。換屆后,溪源村新一屆“兩委”成員5名,平均年齡41歲,大專及以上學歷占3/5,女性2名,致富帶頭人2名,大學生村官1名,班子年齡、學歷、性別等結構更加優(yōu)化,班子活力不斷增強。
駐村以來,林寶城始終注重抓班子、帶隊伍、強黨建。他要求村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為全體黨員上黨課,組織到下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參觀“難忘下黨”主題展館,廣泛開展感恩教育。搭建五個黨建為民平臺,為新班子立規(guī)矩、定制度,制定周例會制度,每周一召開村“兩委”會議,研究部署近期重點工作,提高村干部工作責任感和履職能力,進一步提升支部的組織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
換屆選舉現(xiàn)場
辦好民生實事暖民心
“腳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駐村以來,林寶城始終堅守“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初心,扎進田間地頭,訪民情摸民意,感受群眾疾苦,把情感凝結在群眾中,把情懷融入群眾里,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題,做群眾的貼心人。通過多方爭取,籌集慰問資金7萬元,棉被、羽絨服等過冬物資150套,組織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對村里80歲以上老人、優(yōu)秀學生及生活困難群眾進行幫扶慰問。針對村民提出的山上耕作運輸困難問題,他把解決產業(yè)交通瓶頸列入駐村工作重要議事日程,籌集資金60多萬元修建2條機耕路,把實事辦在田埂上,辦在群眾心坎上。針對村里路燈損壞群眾夜間出行不便問題,他籌集20多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實施村莊“亮化工程”,照亮村民夜間出行的路,也溫暖老百姓的心。針對臍橙滯銷問題,他積極聯(lián)系福州水果商會引進批發(fā)企業(yè)對接果農,并籌集40多萬元改造提升臍橙基地、建設臍橙交易點,幫助果農暢通銷路。此外,他團結帶領村“兩委”成員,謀劃生成各類民生項目8個,多方籌集資金200多萬元,部分項目資金已經到位,一幅幅熱火朝天的民生實事工程畫面正在溪源村徐徐展開。
帶領黨員群眾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
建設宜居鄉(xiāng)村增魅力
駐村以來,林寶城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fā)展理念,注重黨員示范引領,發(fā)動群眾積極參與,以“凈化、綠化、亮化、美化、硬化”工程為抓手,努力建設宜居宜業(yè)美麗鄉(xiāng)村。他組織黨員群眾開展衛(wèi)生大掃除、整理房前屋后農具柴火、清理村頭巷尾塑料垃圾、鏟除村道兩側雜草,實施以“共建美麗溪源”為主題的人居環(huán)境整治行動,推動庭院美化、巷道凈化、房前屋后綠化。他堅持支部引領,對新村人居環(huán)境、古村巷道、微景觀節(jié)點、道路沿線綠化等進行了提升改造;引導群眾組建“政策宣傳、環(huán)境衛(wèi)生、巾幗行動”等志愿服務隊,牽頭修訂“三字經”村規(guī)民約,弘揚優(yōu)良家風家訓,借助黨建長廊宣傳群眾身邊的榜樣,推動村莊文明治理。目前,溪源村正實現(xiàn)由“被動”整治向“主動”治理轉變,村莊環(huán)境和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大提升。
溪源村借助黨建長廊宣傳、弘揚文明鄉(xiāng)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