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當——方寸千年韻
瓦當俗稱瓦頭,是古代中國建筑中覆蓋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是中國古建筑的重要構件,主要有防水、排水、保護木制飛檐和美化屋面輪廓的作用?!掇o?!方忉專骸爱?,底也,瓦覆檐際者,正當眾瓦之底,又節(jié)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當名。”
瓦當上刻有文字、圖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做圖案的。瓦當?shù)膱D案設計優(yōu)美,字體行云流水,極富變化,有云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等,為精致的藝術品,屬于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chǎn)。
2019年10月,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申遺中心聯(lián)合組成泉州城考古工作隊,對泉州南外宗正司遺址及相關水池遺跡進行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挖掘出獸面紋瓦當、19瓣蓮花紋瓦當、脊獸等高級建筑構件。而據(jù)史料記載,蓮花紋、獸面紋瓦當是宋代瓦當?shù)闹饕b飾題材,尤其是元代,更是清一色采用獸面為主的瓦當紋樣。
今日《最閩南》,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千百年來泉州的那些瓦當之美,感受這方寸間的千年底蘊。
方寸間的歷史演變
瓦當?shù)钠鹪醋钤缈勺匪莸轿髦苤型砥?,起初多為素面半圓形狀,后來逐漸出現(xiàn)圓形花紋、動物紋樣的瓦當。春秋戰(zhàn)國時期,瓦當圖案多為樸素簡單的素面或只有少量圖案紋。到了尚武的秦朝,瓦當上開始出現(xiàn)猛獸動物紋、植物紋、水渦紋等,多取材于真實事物。
最早產(chǎn)生于西周時期,有素面瓦當及飾有重環(huán)紋的圖案瓦當兩種,形制均為半圓形。
要說瓦當發(fā)展的巔峰時期,必然是在漢朝,正所謂秦磚漢瓦即是如此。此時的瓦當?shù)竭_了工藝上的巔峰。比如漢景帝時期出現(xiàn)了之前從未有過的文字瓦當。這些或方峭或流美的文字融入了漢代書法,使得普普通通的一片陶片瞬間擁有非凡價值。瓦當上這些文字是當時地名、宮殿、官署、倉廩、陵墓、祠廟、苑囿等考訂的重要依據(jù)。不單是文字為瓦當渾然天成的美增添了一絲韻味,漢代動物紋中的“四神”瓦當——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大有講究。
西漢皇室建筑用延年瓦當
龍紋瓦當
虎紋瓦當
玄武瓦當
朱雀瓦當
到了崇尚佛教的唐朝,文字瓦當幾乎絕跡,瓦當?shù)募y樣也隨著民風發(fā)生變化,開始以“蓮花紋”為主。蓮花作為佛教的標志,寓意“吉祥”,出現(xiàn)在瓦當紋樣中,也是祈愿吉祥。
到了注重生活品質(zhì)的宋元時期,蓮花紋、花卉紋、獸面紋都有,蓮花紋蓮瓣瘦長,與菊花有點相似?;ɑ芗y包括荷花紋、菊花紋、牡丹紋,還有象征“開枝散葉”的折枝花卉紋等。有研究說,宋代流行種什么花,就會在瓦當上刻印上花的樣子。
到明清兩代,身披彩釉、美不勝收的琉璃瓦物件在當時也只有皇室用得起,所以瓦當?shù)募y樣開始出現(xiàn)天子偏愛的“云龍紋”圖案。這一時期,由于普通民居的磚雕發(fā)展起來,沖淡了瓦當作為裝飾的主體地位,瓦當漸漸淡出了歷史舞臺。
明清兩代瓦當以琉璃瓦為皇室用瓦,圖案采用云龍紋為主。
泉州出土的那些瓦當
關于瓦當,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此前曾經(jīng)做過一次不同朝代瓦當?shù)恼钩?,引發(fā)市民關注。除此之外,泉州市博物館、泉州南建筑博物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也都有瓦當存列。走訪了幾個博物館,看到這些博物館里展出的瓦當大多來自宋元時期。還有幾片由東街出土、來自五代十國時期的蓮花紋瓦當。
泉州南建筑博物館館藏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藏
在鯉城區(qū)古榕巷60號院內(nèi)南外宗正司遺址館里,陳列著不少當年從遺址挖掘出來的精美紅色瓦當,包括極為難得的獸面紋、19瓣蓮花紋。對瓦當頗有研究的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唐宏杰在其關于《瓦當與閩南紅磚建筑》論述中說,這些精美的瓦當在主題紋飾外側的邊廓部位裝飾有聯(lián)珠紋、回紋、羅草紋、勾云紋、螺旋紋等輔助紋飾,這些紋飾或單獨出現(xiàn),或多組交替組合,使得瓦當?shù)膶哟胃懈鼮樨S富,達到極強的裝飾效果,也從側面反映了宋元時期作為“東方第一大港”的泉州社會財富充盈、經(jīng)濟文化繁榮。
泉州南外宗正司遺址挖掘出來的蓮花紋瓦當
泉州南外宗正司遺址挖掘出來的獸面紋瓦當
“經(jīng)濟繁榮,老百姓心態(tài)就樂觀向上,反應在審美情趣上就是有意識地去選擇和改變。和北方灰色瓦當形成鮮明對比,紅色瓦當不僅是財富的象征,也映射出海絲經(jīng)濟孕育下的老百姓的積極心態(tài)?!碧坪杲苷f。
據(jù)泉州本地瓦當藏家說,宋代獸面紋瓦當非常難得。看到,不同于秦漢時期“動物紋”的內(nèi)斂莊重,有遼金這一部分馬上民族參與其中的“獸面紋”,其粗眉巨目、闊嘴呲牙、面目猙獰,透出一種彪悍之感。
“這種用在特殊位置上的獸面瓦當確實會比較少,也難得。古人認為獸面瓦當可以辟邪,是神秘和權威的象征,一般用在較高級別的建筑上。南外宗正司挖掘出來的這面獸面紋瓦當細節(jié)刻畫繁復、構圖飽滿,周邊的紋飾華麗,可以佐證,皇族南遷帶來的不僅是政治經(jīng)濟上的,在建筑審美上也是一種提升?!碧坪杲軐φf。
閩南建筑的瓦當之美
閩南建筑因其獨特的文化歷史價值,吸引著世人的關注?!凹t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就是人們對它的形象表述與由衷驚嘆。
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唐宏杰認為,南外宗正司遺址挖掘出來的紅色瓦當表明閩南紅磚建筑在閩南地區(qū)普遍出現(xiàn)的時間要提前至宋元時期。
唐宏杰說:“有觀點認為以閩南紅磚為主要材料的建筑,最早只能推至明中后期,但遺址出土的這些紅色瓦當,將紅磚在閩南起源時間,至少提前了兩百多年?!彼f,閩南紅磚建筑的出現(xiàn)和傳說中“皇后”“皇宮”并沒有關系,“皇宮起”實際可能是建造黃色的官式大厝之意:“我們看到的這些紅磚確實不符合今天紅色的嚴格標準,是一種以黃色為總基調(diào)的介于黃、紅之間的顏色。時至今日,絕大多數(shù)傳統(tǒng)古厝磚瓦顏色黃的基調(diào)遠大于紅色基調(diào)?!蕦m起’應該是‘黃宮起’的訛傳?!?/p>
宋元時期,泉州陶瓷享譽世界,著名的窯口頗多,在今年泉州成功申遺的22個遺產(chǎn)點里,就包括德化窯址和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
“金交椅山窯址曾經(jīng)挖掘出一些瓦當?!睍x江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吳金鵬對說。瓦當是一種建筑材料,講求的是就地取材就地生產(chǎn)。泉州的窯口生產(chǎn)瓦當,而從這些小小的紅色瓦當?shù)牧魍ㄖ校成涑龅氖侨莞凵藤Q(mào)中心對閩南建筑文化的重要推動?!叭?、漳州、廈門甚至臺灣,它們的建筑形制非常接近。泉州港的繁榮造就了閩南商圈的大繁榮,而緊密的商業(yè)活動又讓閩南建筑文化圈形成趨同性?!碧坪杲苷f。
瓦當雖小,但它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時光流淌,反映時代的物質(zhì)載體不斷變化,每一代的潮流,都是后一代的歷史。這種永不停息的流動,就是生命,就是歷史,就是一座城市的深厚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