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nóng)紅軍108團革命遺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鐘山鎮(zhèn)麥斜村。
紀念館。來源:湄洲日報
1930年10月,游擊隊在襲擊西區(qū)民防團勝利后,將隊伍開到麥斜巖寺,宣告成立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108團并決定以麥斜巖為根據(jù)地,開展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以便同莆田的廣業(yè)、常太根據(jù)地連成一片。從此仙游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武裝,在仙游興泰山區(qū)點燃了革命武裝斗爭的烽火。
紅軍108團成立后積極投入革命斗爭,宣傳黨和紅軍的政策及主張,組織抗捐、抗稅、抗糧、抗租、抗債等活動,懲處土豪劣紳,贏取了民心,隊伍迅速壯大。紅軍108團的武裝行動引起國民黨地方當局的驚慌,在國民黨重兵“清剿”下,遭受重大損失,108團被迫化整為零,轉(zhuǎn)入分散隱蔽活動。
紅軍第108團舊址為麥斜巖寺,建于宋代,土木結(jié)構(gòu)的寺廟至今保存完好。1995年4月,在麥斜巖寺旁邊修建了紅軍第108團紀念亭,原紅軍第108團沒收隊長、解放后任空軍第四軍副軍長兼參謀長的蔡園為紀念亭題寫“麥斜之光”。2008年7月,紅軍第108團紀念室建成開館。
2012年11月被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公布為福建省黨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