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三坊七巷做完“現(xiàn)代壽山石雕作品展”的程俊華和張文霞,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又接到美國文化機構的邀請,去往他鄉(xiāng)異國作藝術交流和講學,這一走,就是半年。這對在雕塑界知名度頗高的藝術家,因創(chuàng)作了福州市標《三山一水》、大型雕塑《張伯玉植榕》《嚴復像》等一系列作品,被圈內人稱為“神雕俠侶”。
福州森林公園對面的云霧山莊,是“神雕俠侶”的工作室。那里,擺放著一座名為《自我雕琢》的雕塑作品?!叭松潦?,原石一方,人人內心自我雕琢,自我修煉,終成大千世界?!彼麄冋f,不管是雕刻還是雕塑,藝術成長的過程,也是內心自我雕琢的過程。
初生牛犢不怕虎
來到云霧山莊,前來開門的是男主人程俊華。他戴著軍綠色的鴨舌帽,披一件棕色的工裝襯衫,與想象中藝術家的“范”有些不同。
走過山莊的回廊,來到一間綠樹掩映下的茶室,見我們還在眼觀手摸驚嘆那些舊板新木的質地,文霞笑了:“這是我們自己搭建的,材料都是水泥,怎么樣?仿制的木頭,像吧?”還真是,不敲打捉摸一番,確實看不出來!文霞指著嵌在工作室外墻那些鵝卵石說:“喏,那些也是我們用水泥做的,成本比真的還貴呢?!边@個皮膚黝黑,不施粉黛,看上去有些文弱的女子,輕描淡寫兩句話,就把我們的好奇心勾起來了。
文霞自嘲,搞雕塑干的是體力活,特別是接大型雕塑,他們夫妻,就像工地的工人。讓“神雕俠侶”跨入大型雕塑這一藝術創(chuàng)作的,是福州的市標。這也是他們收獲人生第一個標志性成就的雕塑。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福州市要建一個城市標志,開始向社會征集雕塑創(chuàng)意。這個消息被程俊華張文霞看到了。夫妻倆想?yún)⒓?,又有些掙扎:當時張文霞28歲,程俊華32歲,他們從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畢業(yè)沒幾年,擅長的是小型雕塑。兩個不出名又沒背景的小年輕去競爭城標,豈不當了“炮灰”?
但他們還是決定一試?!捌鋵嵅簧萃雵皇钦骷菢诉@么大的事,我們經歷過也算是學習。”程俊華說。
經過幾個月的構思和制作,他們抱著自己的作品——《三山一水》石膏模型去參加初評。到了初選現(xiàn)場,看到眾多的競爭對手,他們傻眼了?!昂芏喽际敲佬g學院的教授,有的是我們父輩、老師級的人物,他們的模型做得非常精致、漂亮,有的帶來不銹鋼材料的三匹奔馬,有的制作了八個人物,分別拿著鋤頭、書本、電腦等。我們,只是做了坑坑洼洼的石膏模型,當時我想,肯定沒我們的戲了?!睆埼南蓟貞?。
結果出乎他們意料。評委認為,《三山一水》充滿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三山化為三顆明星,直插云霄,一條閩江水環(huán)繞三山,養(yǎng)育福州兒女,寓意深刻。最終,當時由福州市領導和專家組成的評委會決定選用他們的創(chuàng)意。
入圍的欣喜過后,迎接他們的是制作的極大的挑戰(zhàn)。此前,他們擅長的是小型雕塑,但城雕卻高達23.8米,重量以噸計,制作這種龐然大物,不但要了解五一廣場的地質結構,還要解決抗風抗震、焊接技術等難題。程俊華回憶,這些技術難題在學校沒學過,他們邊做邊看書補課,邊向專家求教,費盡心思和力氣。
兩年后,城雕終于交付!如今,《三山一水》仍屹立在福州五一廣場。
“這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跨藝術越人。生我們從制作小型雕塑跨越到大型雕塑;而且,城標作者的身份讓我們的雕塑之路順暢了很多。”程俊華說。
目前,福州市區(qū)的五座大型城雕中,除市標外,位于西門的《張伯玉植榕》、鼓山腳下的《嚴復像》、臺江江濱的《侯德榜》雕塑均由這對夫婦創(chuàng)作或參與創(chuàng)作。他們的雕塑作品《快樂運動》更是矗立在北京鳥巢旁。

雕刻作品《風》
風一樣的狀態(tài)
做大型雕塑,需要場地和工人,這對當時并沒有多少經濟實力的夫妻來說,是極大的挑戰(zhàn)。程俊華說,最困難的時候,他們曾在閩侯租了民房,那時候吊車很難借到,于是夫妻齊上陣,在院子里拎著一桶桶攪拌好的水泥,爬到腳手架上往下澆灌,以完成重量以噸計的雕塑作品。
“去年,我們做一堵70米長的大型文化墻雕塑,當時天氣炎熱,泥巴一掛上,馬上就干了,無法塑形。我們買了四個噴水電扇以保持濕度,但人在烈日下工作苦不堪言。當時我過度勞累至脊柱變形,住進了醫(yī)院。”說這話時,張文霞不由自主地背過手去捶了捶腰。
問及怎樣才是理想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文霞說:經歷了幾十年辛苦的創(chuàng)作,現(xiàn)在追求的是沒有壓力、自在的心態(tài)。
我們走進陳列室,在作品中感受他們的心態(tài)——《風》系列刻畫的是疾風中長發(fā)飄逸、衣裙飛揚的少女,表情極其細膩;《王洛賓》系列雕塑,以波濤造型象征遼闊的音樂海洋,還有標志性的大檐帽和他栩栩如生的笑容;抽象的《石頭記》,刻著落著眼淚的曹雪芹……
“雖然她怕吹風,一吹風就頭痛感冒,但是她喜歡做《風》題材的雕塑,風格也和風一樣?!背炭∪A這樣形容張文霞的創(chuàng)作。
“風就是靈感。好的狀態(tài),就是沒有壓力。以前總是往前沖,但現(xiàn)在我們不給自己明確的目標,不給自己施加壓力。這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張文霞說,剛畢業(yè)的幾年,他們總是想追求“標準答案”,許多事情總要找個邊界,也會給自己定個目標。雖然這期間做了許多作品,但是隨著年歲越來越大,他們漸漸追求更奔放的,更想表達的東西。
“就像我們做的《快樂運動》系列,很多人跟我們說,這個題材一直做下去,能賺大錢。但是,如果一直做一個題材,我會感到厭倦,我希望自己更加奔放地發(fā)揮。或許經濟上沒那么好,但我會舒服一些。我喜歡的就是這種自由舒適的狀態(tài)?!彼f。
夫妻倆合作,矛盾也是常有的?!拔覀z性格不一樣,經常為一件作品吵架。有時候很生氣,但還是我妥協(xié)比較多。”程俊華笑著說,“現(xiàn)在文霞‘發(fā)功’了,她看書多,會學習,在業(yè)內比較有影響力。創(chuàng)作時她把握內在的東西,我負責具體操刀?!?/span>
當一對“新兵”
因為工作室就在福州北峰,這個壽山石鄉(xiāng)的山腳處,夫妻倆偶然會接觸到壽山石原料,這些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的石頭給人無限遐想,動刀一試,讓人看到造型藝術的柳暗花明,的確吸引人。加之大型雕塑實在太耗體力,于是2007年,他們開始轉向壽山石的創(chuàng)作探索,成為一對“新兵”。
“壽山石雕界有師承流派之說,我們剛入行時,別人會問我?guī)煾甘钦l。我們是無門無派,只能古師傳統(tǒng),今師友長,心師造化。”張文霞說,福州是壽山石之鄉(xiāng),出壽山石大師,要“闖”進來并不容易。
壽山石雕和大型雕塑是有巨大差別的。雕塑對石料的使用,基本上是造型在先,想到哪里,只要力學能夠支撐,就能做得出來。但壽山石雕刻是很受限定的,原石本身的形狀、色彩、質地對思維是一種限定。用程俊華的話說,做壽山石雕,是自己跟自己較勁。
但在壽山石材質的限定中發(fā)揮想象的快樂,則別有一番滋味。壽山石雕這一行,較傳統(tǒng)、重工藝;而雕塑則帶有更強烈的創(chuàng)新元素,這對夫婦把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意帶入了壽山石雕領域,幾十年積累的風格、經驗也順理成章地注入。“精神層面的表現(xiàn)還得要有‘功夫在詩外’的東西:看山看水,看野史、看閑雜書,欣賞音樂、電影、字畫、陶瓷、古玩等等,在表達內心情感的創(chuàng)作中,感覺壽山石的美好、美妙。”張文霞說,雕壽山石找到了“感覺”,每次創(chuàng)作完畢,她還會期待下一個作品的出現(xiàn)。
一塊品種為牛角凍的壽山石,其上黑金砂縷縷,色彩沉著,在燈光照耀下閃著牛角磨光后的質感,讓人想起青銅時代的烈火,于是《青銅時代》在這樣一塊石料中誕生了;一塊幾乎全是白紅兩色綿砂,中間只有一條蠟質紅色帶的石料,其質感讓人想到了高原上放歌的女孩,于是《高原紅》誕生了。
而張文霞最愛的《風》系列雕塑,如今遇上溫潤如玉的芙蓉石,那平靜而安詳?shù)纳倥⑿?,飄逸柔美的身姿,簡直可以用風情萬種來形容。
“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也可以攻壽山石。融會貫通,才可左右逢源?!睆埼南颊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