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疫情的戰(zhàn)場上,三明市(省市縣)駐村干部總領隊張志堅帶領全市470多名第五批駐村第一書記迅速將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上來,他們主動放棄了春節(jié)假期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舍棄個人安危,第一時間選擇堅守崗位、迎難而上,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防疫最前沿,用自己的“辛苦指數(shù)”換取人民的“健康指數(shù)”“安全指數(shù)”,筑起一道健康“長城”!
“逆行”守一線,戰(zhàn)“疫”勇?lián)?/strong>
春節(jié)期間,大量在湖北特別是武漢打工的人員返鄉(xiāng),使得夏陽鄉(xiāng)疫情防控形勢變得異常嚴峻。獲悉鄉(xiāng)里防疫物資匱缺消息后,省醫(yī)保局派駐明溪縣夏陽鄉(xiāng)新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陳倫毅立即多方聯(lián)系,在“口罩一個難求”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快速籌集了1000個醫(yī)用口罩捐贈到夏陽鄉(xiāng)防疫第一線,解了燃眉之急。
春節(jié)本是陳倫毅與家人難得的團聚時刻,但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的他卻“逆行”回村,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用行動詮釋初心和使命。他身先士卒挨家挨戶宣傳、篩查、勸導,帶領村兩委干部、黨員連日奮戰(zhàn),做到、摸排管控、宣傳教育、勸導遣散四個全覆蓋,所駐村疫情防控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他組織成立新坊村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組建疫情防控義務巡邏隊、黨員先鋒突擊隊,村兩委帶領黨員開展全面登記排查。通過逐戶摸排,新坊村湖北及途經(jīng)重點疫區(qū)的返鄉(xiāng)人員共有31人,村里及時采取全方位管控,嚴挌在家隔離,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每天三次上門測量體溫;村干部包戶,通過電話徽信視頻時時跟蹤一天三見面,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上報。同時對已過14天觀察期人員,依然按照“人盯人”等方式,確保返村人員身體狀況良好。
舍小家顧大家,堅守防疫一線
自接到組織通知,平時忙于駐村事務鮮少回家的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下派駐村第一書記錢志森深知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緊迫性和嚴峻性,毅然“拋棄”了尚在生病中的年幼女兒,急忙收拾行李,驅車5個多小時從莆田老家趕到清流縣嵩口鎮(zhèn)大元村。他說:“我是一位丈夫、一位父親,但我更是一名駐村第一書記,我必須始終和全村老百姓站在一起?!?/p>
在防控盯防過程中,面對返鄉(xiāng)人員居家隔離的抵觸情緒,錢志森總是挺在前面,到返鄉(xiāng)人員家中進行心理疏導,自掏腰包購買物品慰問,耐心地向他們講解居家隔離的必要性和防疫的基本知識。經(jīng)過多次解釋勸導,大元村返鄉(xiāng)人員3戶6人均自覺主動居家隔離,并表示一定會支持村里的工作。盡管吃過“閉門羹”,也有群眾不理解不配合的無奈,但他堅信,“只要堅持,將心比心,一定能贏得群眾的支持,打贏這場硬仗。”
白天,他忙于處理村內(nèi)各項事務,在電腦面前認真梳理各類表格,拿起喇叭和銅鑼走村竄巷進行宣傳,主動通過電話微信視頻對管控人員實行一天三見面,在設卡路口指導督促做好嚴防嚴控工作.....晚上,他又繼續(xù)擔起值班重任,在寒夜里堅守。村中到處都是他的身影。想家人時,他只能利用閑暇時間和家人視頻看一眼孩子,報一下平安。盡管心中萬千不舍,他始終堅守工作崗位,舍小家顧大家。
“我想為村里帶去正能量!”
響應號召,三明市第一醫(yī)院下派駐村第一書記黃曉莉提前結束假期回永安市槐南鎮(zhèn)隔坪村。回村前,她得知駐點村的干部們?nèi)鄙賹I(yè)的外科口罩,她就把自己購買的20多個口罩帶到村里分發(fā)給大家,還自費給大家買了風寒和風熱感冒藥、酒精等藥品。剛開始,有人說她太謹慎,她總說:“村干部們在一線忙碌很辛苦,更需要保護好自己?!?/p>
隔坪村有村民2000多人,前期村干部們已經(jīng)摸排出4名湖北返鄉(xiāng)人員。到村后,她加入摸排勸導隊伍,村民們的防疫意識比較薄弱,她和村兩委就不厭其煩地勸導。隔坪村黨支部書記羅善祿“硬核”,黃曉莉親和,這樣搭檔讓村里的防疫工作開展得更加順暢。
1月31日晚,黃曉莉宿舍的燈亮到了深夜,她在撰寫一份廣播稿。她愛好演講,去年12月還獲得了永安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懂兩愛”演講比賽一等獎。雖然有功底,但寫好這份廣播稿著實不容易。她向市第一醫(yī)院呼吸科、中醫(yī)科的同事請教專業(yè)知識,深入淺出地把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講清楚,又專業(yè)地介紹了如何科學防范,特地加了一段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與普通感冒的區(qū)別,避免村民恐慌。2月1日,黃曉莉自己錄制的廣播就開始回蕩在永安市槐南鎮(zhèn)隔坪村上空。
堅守前線戰(zhàn)疫情,黨旗飄揚暖人心
面對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三明市發(fā)改委派駐沙縣虬江街道長紅村第一書記黃仁軒帶頭深入群眾家中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和統(tǒng)計,排查疫區(qū)往返人員,通過發(fā)放宣傳單、喇叭廣播向村民及時宣傳防疫政策和措施。在防疫物品嚴重短缺的關口,他多方聯(lián)系求助,終于采購到了消殺物品,及時組織人員對公共場所進行防控消殺。同時,他要求“兩委”班子要疏解村民的恐慌情緒,告誡大家不信謠、不傳謠,確保村里的防疫工作有序進行。
當發(fā)現(xiàn)村里有一名武漢返鄉(xiāng)人員時,黃仁軒果斷采取措施,安排居家隔離。在該村民居家觀察期內(nèi),他每天都通過電話關心詢問其體溫測量及身體狀況,待解除隔離后,他還上門做好安撫工作。對計劃辦宴席的家庭,他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成功勸阻宴席3場。每年正月初九,村里有舉辦廟會的傳統(tǒng),他依然不厭其煩地向村里的長者和不理解村民進行宣傳解釋,最終大家都同意放棄舉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大年初一就告別父母妻兒,返村投入緊張工作。他心系群眾,把家里買的20個口罩全部帶到村里分發(fā)給村民。他深知駐村“第一書記”的責任與擔當,舍小家顧大家,把駐在村黨員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直面疫情,以忠誠與擔當勇做“逆行者”!
用行動踐初心擔使命
疫情洶洶來襲,有召必回,有戰(zhàn)必應。三明市供銷合作社聯(lián)合社下派駐村第一書記孫金德放棄春節(jié)家庭團圓,第一時間返回位于160多公里外的駐點村——寧化縣淮土鎮(zhèn)寒谷村。病毒無情,人間有愛。在他的帶領下,全村群防群控,上下一心,黨旗高高飄揚在寒谷村戰(zhàn)“疫”一線。
作為第一書記,孫金德既是指揮員又是戰(zhàn)斗員。他立即組織村兩委成員、村民組長等召開防疫工作會議,傳達貫徹上級決策部署,研究具體防疫方案和措施。成立村防疫工作領導小組,組建黨員服務隊,明確責任分工,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實做細。
一是面對疫情,鐵腕應對。全面開展返鄉(xiāng)人員排查,及時對重點疫區(qū)返鄉(xiāng)人員進行居家隔離。二是廣泛宣傳。利用“村村通”廣播、微信群、朋友圈、宣傳資料不間斷播放防疫政策和知識,讓老百姓了解疫情防控的緊迫性、重要性。三是硬核勸阻。嚴禁打牌、打麻將、趕集等集聚活動,嚴格要求喜事一律延后、白事一律從簡、違規(guī)酒席一律禁止辦,共阻止各類酒席停辦或延辦11場。四是嚴把關口。全村留一個進出口,其他出口均進行封閉。五是全程值守。村兩委成員、黨員服務隊全天24小時值班,對進出村人員進行檢查,做到嚴防死守,不漏一人。
凝聚合力,“硬核”抗疫彰顯擔當
“哐.......哐......鄉(xiāng)親們,鄉(xiāng)親們,防疫期間少出門,多居家,禁止聚集打牌,禁止聚眾聊天......”伴隨著銅鑼聲,一支著紅褂、戴袖章的隊伍迎著街道徐徐走來。在尤溪縣聯(lián)合鎮(zhèn)惠州村,駐村第一書記林成毅每天帶著這支“銅鑼宣傳隊”穿梭于街頭小巷,用“鑼聲+方言話”來開展防“疫”宣傳,勸離聚集群眾。銅鑼陣陣響,連通心與心,防疫警鐘不知不覺敲響在村民的心田,打通了防疫宣傳的“最后一公里”。
為了打響全民戰(zhàn)“疫”,林成毅充分發(fā)動群眾,各自然村分別成立了一支由包片干部牽頭、群眾參與的“文明勸導隊”,深入群眾做好勸導工作,并結合“村村響”、宣傳標語、宣傳單發(fā)放等方式,多渠道開展宣傳工作。同時,他組織村兩委干部分片包干,對返鄉(xiāng)人員進行“地毯式”逐戶摸排,逐一建立信息臺賬,不漏一戶一人,筑起隔離疫情堅不可摧的“防疫墻”。
“針對重點人員,既要管理,更要服務,做到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睘榇耍M織村里建立重點人群的“五對一”服務臺賬,即在實行鎮(zhèn)干部、村干部和醫(yī)護人員“三對一”的服務管理基礎上,增加掛包鎮(zhèn)領導、指派專門服務的近親屬等內(nèi)容,及時了解隔離人員的身體健康和居家生活情況,密切關注隔離人員的思想動態(tài)。通過定期電話溝通、走訪探視、上門送溫暖等方式,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關懷和溫暖。
一面幟旗就是一個先進典型,一名黨員就是一根標桿。一個個防疫故事,是三明市駐村第一書記扛起責任和擔當?shù)目s影。他們堅信,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同舟共濟,在黨的堅強領導下, 一定能夠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