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為媒暖民心
“住建局專家的講解,讓我打消了一直以來對自家房子‘平改坡’的疑慮,政府還給補貼,真是太好了。”近日,安溪縣城廂鎮(zhèn)經兜村“民情茶室”里,村民孫才龍高興得合不攏嘴。他的開心事得益于今年8月起安溪縣設立的“民情茶室”。
當天一大早,在經兜村村口交通要道旁的“民情茶室”里,來自縣住建局的技術員王竹旺正針對農房改造中的“平改坡”問題,為群眾答疑解惑。
孫才龍帶著一肚子問題來到民情茶室?!奥犝f如果要修建的房子是平改坡,政府會有一些補貼,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具體怎么補貼?補貼多少?”原來,孫才龍家里的房子剛蓋好不久,三樓樓頂卻一直漏水,這讓他苦惱不已。
聽到孫才龍這一連串的問題,經兜村黨支部書記孫開明先請孫才龍坐下,為他泡上一杯茶,然后由住建局技術員為他一一講解相關政策。
“咱們這個‘平改坡’政策的補助標準是150元/平方米,如果是立面裝修就是50元/平方米,你需要簽好這個承諾書……”
茶業(yè)是安溪的支柱產業(yè),喝茶聊天是群眾生活的一部分。在“民情茶室”,喝的是茶,談的是政策與需求,暖的是群眾的心,就在這泡茶之間,孫才龍的疑問一一得到解答。
“政府的補貼可讓我經濟負擔減輕不少,太好了!”孫才龍心滿意足地回家了。他說,要馬上著手進行自家房子的平改坡,沒有后顧之憂了。
民情茶室以“茶”為媒,農村許多老大難矛盾和問題得以化解。不單單是經兜村的“平改坡”,城廂鎮(zhèn)仙苑村群眾反映違規(guī)搭建鋼筋廠的非法建筑物自行拆除了,參內鄉(xiāng)田底村興泉鐵路建設中的安征遷成功推進了,湖一村村民住房問題得到解決了……在“民情茶室”里,群眾更想講、更敢講,講得深、講得透。
“民情茶室按照‘一支服務隊伍、一名牽頭人員、一名專職聯(lián)絡員、一個辦公場所、一套工作制度’等‘五個一’標準設立?!卑蚕h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友智介紹,通過一杯清茶拉近了黨群干群的距離,推動了政策宣講、民主議事、民情反饋、便民服務、文明鄉(xiāng)風。
鄉(xiāng)村治理新陣地
“我們要把握千載難逢的機遇,主動對接高鐵經濟,整治農村污水、生活垃圾和裸房,優(yōu)化人居環(huán)境也應成為重中之重?!痹趨揉l(xiāng)田底村的“民情茶室”里,村兩委干部和群眾代表正圍繞鄉(xiāng)村治理進行熱烈討論。
村黨支部書記朱成藝介紹,“民情茶室”設立以來,通過一杯清茶,組織黨員群眾圍繞興泉鐵路建設中的安征遷進行溝通討論,收集意見建議20多條,有效推進征遷任務220多畝,同時啟動公益性骨灰堂建設,成功遷移墳墓200余座,避免造成“重葬”現(xiàn)象。
“群眾聚在哪,茶室就設在那里?!标愑阎钦f,安溪是典型的山區(qū)縣,農村地域廣闊、點多、面廣、線長,群眾居住分散,他們充分運用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老人活動中心、鄉(xiāng)村振興服務隊駐地等群眾聚集的有利位置,設立“民情茶室”。
“民情茶室”建起來,更要用起來。為此,安溪通過建立受理服務、矛盾化解、情況報告、走訪幫扶等10項工作制度,確保真正用好這一陣地。
例如,安溪規(guī)定在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的過程中,根據服務內容、問題矛盾的大小,村級能獨立解決的及時給予解決,不能解決的,第一時間移交給鄉(xiāng)鎮(zhèn)黨委或有關部門辦理,在7個工作日內予以回復。針對難協(xié)調、難解決的信訪積案、村民積怨,定期組織有關部門負責人、老黨員、鄉(xiāng)賢等進行現(xiàn)場溝通交流,形成“群眾聊天—干部辦理—結果反饋”的循環(huán)格局,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
“民情茶室”還推行“群眾點單、支部派單”的服務方式,根據收集群眾反映的政策、制度、法律、醫(yī)療等方面訴求,定期邀請有關專家進行現(xiàn)場講解、答疑解惑。在與群眾茶盞交錯、談笑風生間,暖民心、解民憂。
“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不是黨委政府的獨角戲。溝通順暢了,道理明白了,老百姓才能成為這臺戲的主角?!背菐?zhèn)黨委書記張文深感慨地說,有了宣傳政策、澄清是非、傳播正能量的“民情茶室”,干群關系和諧了,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調動起來了。
據悉,自8月以來,安溪已在74個重點村設立105個“民情茶室”,直接聯(lián)系服務2萬多名群眾,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62條次,開展政策宣講、法律咨詢、醫(yī)療服務等交流活動81場次,有效化解矛盾糾紛22起,化解農村積案6起,群眾滿意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