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弦(右一)向觀展者介紹作品。 葉誠/攝
“5·18”開館以來,展館2號館協(xié)作城市及老字號展區(qū),集中展示了福州三寶之一的軟木畫。在眾多作品中,兩幅大面積的軟木畫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這兩幅作品皆出自軟木畫技能大師陳國弦之手。
全面創(chuàng)新軟木畫
這兩幅作品名為《中國夢》和《雪域天路》,掛框均為2米長、1.2米寬,和傳統(tǒng)軟木畫作品相比,猶如兩個龐然大物。
“這兩幅作品體現了我這幾年在軟木畫創(chuàng)作中的全面創(chuàng)新?!标悋艺f。作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非遺軟木畫的代表性傳承人,他希望在繼承傳統(tǒng)技藝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新來貼近時代,為軟木畫爭取更大的市場。為此,他堅持學習油畫、素描、攝影,把光影變幻、透視方法都融入軟木畫創(chuàng)作。
傳統(tǒng)軟木畫顏色單一,陳國弦的作品則顏色豐富。比如《中國夢》和《雪域天路》里,藍天白云青山碧海皆入框。
傳統(tǒng)軟木畫只使用軟木,棄用軟木樹皮。陳國弦將樹皮加工以后,放入作品中,讓軟木呈現出不同層次的質感和木色。
傳統(tǒng)軟木畫以亭臺樓閣、樹木人物為主要題材,陳國弦的作品中則出現了航母、飛機、梯田、雪山、草原,內容氣象萬千。
欲建私人博物館
陳國弦四處采風,他想走遍祖國大好河山,以56個民族為題材,創(chuàng)作56幅作品,表達對祖國的熱愛。此次展出的《雪域天路》就是以藏族風光為題材的作品,巍峨的布達拉宮和青藏鐵路被凝練在同一個掛框中。
陳國弦向展示了一些設計手稿。每個巨幅作品都需要畫出設計圖,反復推敲,幾易其稿,花費兩三個月的時間才能確定最滿意的版本,之后再開始制作。完成2米長、1.2米寬巨幅作品需要一年到兩年時間。
雖然耗時費力,陳國弦卻并不出售作品。他曾連續(xù)5年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是軟木畫界唯一的“五連冠”得主。此前,他的巨幅作品拍賣價在80萬元至120萬元一幅。“我從2011年起,創(chuàng)作的作品就只做不賣。我想把這些作品收藏起來,將來建一個軟木畫私人博物館。全面展示軟木畫的技藝,助力軟木畫的傳承和發(fā)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