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是雷妍芳記憶深刻的一天,這天她離開僅10個月大的兒子趕往麻沙鎮(zhèn)江壩村擔任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江壩村位于麻沙鎮(zhèn)西北部,全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415戶,1740人,村民收入主要來源于務工、務農,主要經濟作物為淮山,是建陽區(qū)級貧困村。
剛到江壩村,村民對這位新來的下派書記抱著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一位個子這么小的女書記能干出什么來?不會遇到一點困難就哭鼻子回家吧?陌生的環(huán)境、村民的不信任以及對兒子的思念,讓雷妍芳感到無所適從。但是很快她就意識到,既然選擇了下派就要迎接挑戰(zhàn),磨練意志,實現(xiàn)人生價值。經過短暫的調整后,雷妍芳很快轉換了工作角色,用心與村民群眾展開交流,逐漸摸清了江壩村的基本情況,并根據村情,制定好各階段工作目標。
解顧慮,送幫扶——讓貧困戶信心“滿”起來
黃榮良是江壩村的貧困戶,夫妻二人均已70多歲,身體不好,大兒子早年因意外去世,平時還要照顧53歲的腦癱小兒子,生活困難,現(xiàn)有的住宅為土坯房,墻體脫落嚴重。
“黃榮良家庭住房沒保障,他對脫貧就沒有信心,幫扶脫貧,必須首先解決他的住房問題。”雷妍芳果斷召集村兩委部署此事,會后她來到黃榮家中交流危房改造事宜。然而黃榮良因缺乏資金和精力,對危房改造顧慮重重。對此,雷妍芳幫助聯(lián)系了村建所的同志及村里的工匠到其家中幫助謀劃,并擔保讓工匠先修繕房屋,待驗收完畢再結算資金。
黃榮良住房經過改造后,墻體加固了,墻面刷亮了,地面鋪平了,也有了新式衛(wèi)生間,生活更加方便了。之后每次見到雷妍芳,黃榮良都要感嘆:“雷書記是一位好書記,像親閨女一樣用心幫我,多虧你的堅持,我才有現(xiàn)在的房子,現(xiàn)在吃穿住都不愁了,我相信日子會好起來的?!笨粗S榮良臉上幸福的笑容,雷妍芳心里暖暖的。
幫助貧困戶脫貧,在雷妍芳看來只是做了自己分內的“小事”,讓她更放心不下的是如何發(fā)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xiàn)貧困村脫貧摘帽這個“大事”。雷妍芳緊緊抓住黨建引領這個總抓手,帶領黨員干部發(fā)展淮山特色產業(yè)不松勁,全村種植淮山1200余畝。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達16000元,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動真格,下力氣—— 讓村莊環(huán)境“靚”起來
在雷妍芳眼里,江壩村這個被小河環(huán)繞的村莊是那樣靜謐而美麗。然而,漫步在河岸兩旁,一堆堆淮山皮讓村莊的美大打折扣,每次衛(wèi)生評比,江壩村總是排在全鎮(zhèn)倒數(shù)。淮山是江壩村的主導產業(yè),村民習慣往河岸傾倒淮山皮,成為江壩村衛(wèi)生整治一個老大難問題。雷妍芳卻是一個愛啃“硬骨頭”的人,她堅信“只要你想做、肯去做,不可能就會變成可能”,她決心要把這個衛(wèi)生頑疾整治清楚。
為了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她反復召開兩委和組長會議,明確分工,強化責任落實,帶領干部入戶做好宣傳工作,增強村民自覺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下大力氣利用人工和鉤機將沿河淮山皮清理干凈,并設置專門的掩埋坑供淮山種植戶定點傾倒掩埋,解決大家沿河隨意傾倒問題。村民沿河傾倒淮山皮的問題解決了,江壩村不再是大家眼中那個衛(wèi)生臟、亂、差的“倒數(shù)專業(yè)戶”了。
辦實事,解難題——讓群眾心坎“暖”起來
剛到江壩村,就有村民提出村民業(yè)余生活單調,只能聊天、打牌,一些村民想跳廣場舞,沒有設備、沒有場地、沒人組織。得知情況后,雷妍芳多方籌資給村里買來了音響設備,到村小學溝通場地事宜,請電工為場地安裝好照明和充電設施,同時還為村民請來了廣場舞教練。在她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村民丟下牌,伴著動感的旋律,踏歌起舞,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
漸漸地,村民發(fā)現(xiàn)這位新來的女書記不是遇到一點困難就會哭鼻子的小女生,她有的是迎難而上的勇氣,有的是滿腔熱情為村民干實事的激情,有的是把事做全做細的態(tài)度。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信任起這位女書記,有事都愿意找她幫忙,村民們都說雷書記就像他們的閨女,很貼心。
“來這里快一年了,對江壩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村民們把我當成‘江壩人’,說實話我心里真的很驕傲,也把江壩村當成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村民這么信任我,那我更要做好這個‘當家人’”,雷妍芳說。
下派以來,她帶領著村里的干部共同向上級爭取資金102萬元,村道亮化工程已順利完工,目前道路修繕和巷道路燈改造兩個項目即將開工,巷道硬化和溝渠修繕工程正在設計預算中??粗瓑未逡徊讲阶儤?,雷妍芳感到無比的自豪,她打算繼續(xù)在基礎設施、產業(yè)扶貧、淮山特色產業(yè)、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下功夫,用實際行動,不辜負組織的期望,不辜負一起干事奮斗的村兩委干部,不辜負村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