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采摘草莓(資料圖片)
航拍機視野下的鷺凱生態(tài)莊園龍聞攝
回歸童真的童年院子內景一角
每個人記憶里的田園擁有不同的色彩,藍天白云、陽光雨露、鮮花遍野、山澗清流……許自己一個田園,褪去城市的喧囂浮躁,在水邊、在阡陌,拾掇起童年,樸素又浪漫。而這一切,都可以在龍海市雙第華僑農場的鷺凱生態(tài)莊園里實現。
驅車從龍海市區(qū)入雙榜公路,不到30分鐘,便可來到雙第華僑農場,放眼青山如黛、綠樹成蔭,溪水潺潺、鳥鳴蟲唱,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原生態(tài)的環(huán)境,也讓鷺凱極具綠色底蘊。
這里是小朋友們嬉戲玩鬧的樂園。
剛入農莊便被一陣歡聲笑語吸引,原來莊內桑葚采摘正當時,只見游客們手提果籃,穿梭在果樹之間,正伸手彎腰摘下一顆顆成熟誘人的果子。湊近一看,細長條、黑紅色的臺灣桑葚掛滿枝頭,嗅著那清香的果肉氣息,忍不住咬一口,清甜鮮美的滋味立馬在嘴里蔓延開來。這是莊園的采摘區(qū),不同的時節(jié),有著不同顏色的水果、蔬菜供采摘,草莓、桑葚、百香果、龍眼、油柑、菠蘿蜜,還有各種時蔬,讓游客找回心中的泥土香。不只是田園采摘,園內的農耕體驗區(qū)內,小朋友拿著小鐵锨小鏟子你來我往,翻地、播種、除草,一幅繁忙的耕作景象。
玩完泥巴還玩水。夏秋,沿著九九坑溪岸走,可以看到一群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在淺淺的小溪支流里,光著小腳丫,踩著鵝卵石,略帶膽怯地摸著小魚小蝦小蝌蚪,還有的舉著小水槍打水仗,玩得不亦樂乎。
這里還是大朋友們放松自我的清凈之地。
“喝茶咯!”或連排、或獨棟的南洋風格的茅草木屋,竹藤雅座、四面通透、內飾古樸。
坐下,上一壺好茶,來一盤時令水果、特色南洋風味糕點,與朋友、與家人一起談天說地,找回那闊別已久的輕松感。如果喜歡,您還可以帶上釣具,在這里感受下“愿者上鉤”的樂趣;也或者可以三倆人,來一回水上自行車,與水親密接觸。
最令人流連忘返的,恐怕當屬童年院子了。滾鐵圈、踢毽子、踩高蹺、抽陀螺,還有芳華里那極具古早味的課桌椅、小人書等等老物件,讓人不自覺地坐下來,當一回學生,一股淡淡的想回到過去的念想油然而生。在這里,我們不只是高歌一曲懷念青春,更是親身重拾著童年的樂趣。
這里還可以為大小朋友們提供增長知識的文化之旅。
在青山翠柏掩映之中,李林事跡陳列館顯得格外莊嚴肅穆。展廳門前,騎坐馬背的抗日女英雄李林雕像屹立于此,英姿颯爽;展廳內,收錄展示了與李林相關的照片168幅、實物30件,仿佛無聲地訴說著抗戰(zhàn)年代那些轟轟烈烈的革命往事。在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爸爸媽媽們一邊牽著孩子的手,一邊耐心地對他們解讀著每張照片、每個物什背后的故事,來一回愛的升華。
在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內,還可以體驗一番軍旅生涯。在陽光照射下,個個身穿迷彩服,英姿颯爽地參加生存技能、素質拓展、科學實踐等主題活動,在訓練中學會自強不息。今年7月,基地獲評“福建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傍晚,炊煙裊裊,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是呀,偌大的田園里怎么能少了這美妙的人間煙火味兒。只見灶臺里燃燒著熊熊柴火,“大廚”們開鍋倒油,放姜蔥蒜末,“滋啦”一聲倒入新鮮食材翻炒,沒一會兒工夫,就飄出誘人香味;湯鍋里“咕咚咕咚”地冒著熱氣,土窯還在烤著地瓜、玉米……原來,游客還能將自己親手采摘的時令蔬果、捕獲的魚蝦蟹,到自助土灶區(qū)現場烹制,品嘗“第一手”原汁原味的農家菜。在這樸素簡單的田園生活里,不知不覺地讓人放下身心的疲憊,靜靜地感受著愜意和滿足。如果愿意,打打飽嗝后,還可以繼續(xù)散步園區(qū),夜晚下榻這里的云鷺客棧,聽夜間蟲鳴啾啾,為一天的田園之旅畫上完美句號。
走吧、約吧,隨心而行、悠然自得,重拾詩意田園生活,重新回歸真的自我,當一個青春無悔的自由“農場主”。
本組文圖除署名外均由
羅靜陳麗嬪梁士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