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在田間忙剪苗。陳家琳 攝
連日來,位于長樂區(qū)的福建省甘薯(長樂)核心示范基地一派繁忙,數十名工人穿梭在薯田中熟練地進行標準化“剪苗”作業(yè)?!凹裘缡欠矸N苗培育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種苗的質量和后續(xù)的產量。”作為福建省農科院派駐長樂區(qū)的科技特派員,李國良一邊熟練地操作著剪苗工具,一邊向剪苗工人詳細講解技術要點。
田邊,一捆捆甘薯苗整裝待發(fā),即將發(fā)往省內的漳州、寧德、南平、龍巖等地,以及江蘇、山東、江西、廣東、海南、湖南等省份?!盎亟衲昱嘤姆N苗產量高、品質優(yōu),市場需求十分旺盛,開春以來,在文嶺鎮(zhèn)和湖南鎮(zhèn)核心示范基地,我們不停忙碌,抓緊時間備貨,今天又有56萬株甘薯苗發(fā)往省外?!遍L樂富農達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董鋒渠說。
訂單不斷發(fā)出,薯苗生意紅火,離不開科技助力。近年來,福建省甘薯(長樂)核心示范基地與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yè)委員會、福建省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市農科所等科研單位的農業(yè)專家,以及省市級科技特派員保持緊密聯系,在種苗培育、用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進行技術改善。通過科企協(xié)作,加快構建甘薯健康種苗繁育體系,培育甘薯種苗產業(yè)化基地,全力打通從好品種到好種苗的“最后一公里”。
甘薯是無性繁殖作物,種苗無性繁殖的過程中,病毒代代相傳,不斷累積。一旦染病,甘薯便會出現葉片褪綠、皺縮、黃化等癥狀,導致薯塊變形,食用品質下降,輕則減產10%~50%,重則絕收。此外,薯瘟病、根腐病、莖腐病等細菌、真菌性病害,也可以通過種苗傳播。
為解決這一問題,福建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長、國家甘薯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邱思鑫和他的團隊帶來了脫毒種苗培育等多項關鍵技術革新,通過實驗室組培脫毒技術,剔除薯苗中的病毒和有害物質?!霸趯嶒炇彝ㄟ^脫毒處理,培育出健康種苗,基地接收這些種苗后進行擴繁,我們不定期前往田間檢查,并進行采樣檢測種苗是否感染病毒或病害,提供相關的治理措施?!鼻袼荐谓榻B,脫毒種苗具有更強的抗病性,種出的番薯更健康、產量更高、品質更好。
“由省農科院提供優(yōu)質多樣的甘薯種苗,合作社先進行試種,篩選出產量高、品質好的推廣給農戶。同時我們還聯系專家提供技術保障,指導農戶規(guī)范種植?!倍h渠說。
截至目前,福建省甘薯(長樂)核心示范基地已成功培育出“福薯806”(長樂振龍1號)等20多個優(yōu)質番薯品種的健康種苗。這些種苗因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優(yōu)等特點,深受全國各地種植戶的青睞。每年都有大量的種苗從這里出發(fā),被運往全國各地,為當地的番薯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種苗保障。
通過推廣先進的育種技術、優(yōu)化種植結構、促進產供銷一體化發(fā)展,小小的甘薯已逐漸成為具有長樂地域特色的富農產業(yè),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就業(yè)和增收?!耙郧拔覀兎N地收入不穩(wěn)定,現在土地流轉有租金,還能在基地務工,一天差不多有三四百元的收入?!闭谔锏丶裘绲拇迕裨S大姐臉上洋溢著笑容,成為長樂鄉(xiāng)村振興“薯光”中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