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夜間巡檢 黃興亮 攝
8月20日,浦城縣10千伏東風線山橋支線旁,兩架無人機正在該線路桿塔上方飛行盤旋。這是國網南平供電公司首次試點開展配網智慧夜巡的場景。
迎峰度夏期間,隨著氣溫不斷攀升,用電量快速增長,國網南平供電公司針對電網負荷情況,以“保安全、保民生、保供電”為主線,加大對轄區(qū)內輸配線路設備的夜間自主巡視力度,通過夜巡及時掌握設備在不同負荷下的運行狀態(tài),及時排查消缺,保障供電線路及其附屬設備安全穩(wěn)定運行。
據了解,此次采取無人機搭載紅外裝置進行夜間紅外測溫,是南平供電公司在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tǒng)上的又一次提升應用。之前,無人機夜間巡視可能發(fā)生撞線、安全性比較低。這次搭載紅外測溫的無人機支持電子防抖、透霧功能,在極弱光成像算法可還原真實色彩信息。
夜間巡檢以雙機聯合作業(yè)方式,一名飛手執(zhí)飛大疆M3T無人機掛載探照燈作為“僚機”,主要任務是為“長機”做可見光照明輔助,另一名飛手執(zhí)飛大疆經緯M30T紅外熱成像無人機作為“長機”執(zhí)行巡檢測溫任務。通過搭載探照燈和熱成像雙光負載,線路設備的溫度數據直觀呈現,為運維人員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持,在夜間快速完成自主巡檢、故障排查等任務。
浦城縣位于閩浙贛三省交界處,閩北最北部,屬高寒山區(qū)縣,大部分輸配電線路分布在偏遠山林丘地,地形復雜多變,巡線難度大。結合當地電網特點,該公司積極投運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tǒng)。2022年以來,該公司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通過深化無人機巡檢隊伍建設、強化實戰(zhàn)培訓、聯合開展運維督查及幫扶、降維直擊配網工程驗收、技術支撐做好機務保障、多維度應用降低廉政風險、社會救援彰顯央企責任七個方面,統(tǒng)籌推進無人機自主巡檢應用,積極構建“人巡+機巡”協(xié)同巡視新模式,讓輸配電線路運維“飛”起來。
作為國家電網公司公布的全國50家“2022年配網無人機自主巡檢示范區(qū)縣公司”之一,浦城縣供電公司已具備完善的無人機智能巡檢軟硬件平臺。今年以來,已先后兩輪完成了所有線路的通道巡視、樹障巡視和精細化巡視工作,累計完成飛行巡視總里程達293公里,飛行架次166次,精細化巡檢線路36條,拍攝無人機紅外照片9688張,共發(fā)現各類缺陷191處。
此次利用無人機開展配網智慧夜巡,標志著南平供電公司創(chuàng)新應用“無人機+夜間自主巡檢”模式,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到無人機夜巡現場作業(yè)中,大幅提升供電線路夜巡智能化水平,讓設備夜巡工作更智能更安全。
目前,南平供電公司正在進一步研判并完善無人機在夜間自主復飛、巡檢遇到的現場情況、難題,并將無人機夜巡運用到各基層供電所自主巡檢作業(yè)。下一步,該公司還將全面拓展無人機使用領域和提升運維應急能力,以數字化推進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促進數字技術與電網設備管理業(yè)務融合發(fā)展,推進現代設備管理體系建設,切實提升電網數字化運維水平,強力打造良好營商環(huán)境,為用戶提供高質量供電服務。(通訊員 葉凌云 陳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