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袁幫我們修好了通村路,再也不怕顛簸翻溝里去了!”“沒想到一把年紀,還有機會看到龍居橋。”……在和三明市三元區(qū)巖前鎮(zhèn)白葉坑村掛職村黨支部書記助理袁傳勝走村入戶時,總能聽到村民對他的夸獎。
袁傳勝(左1)與村民在村部打糍粑過節(jié)
袁傳勝來自省審計廳,2022年9月掛職白葉坑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前,他只知道該村地處偏僻山區(qū),人煙稀少,距離鎮(zhèn)上20公里……直到他來到村口,看著破破爛爛的通村道路才真正感受到村情,“也知道來對了地方”。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一代的殷殷囑托。作為2021屆博士選調(diào)生,袁傳勝愿意到鄉(xiāng)村振興基層一線去,書寫新文章。進村第一天,他便在田間地頭、農(nóng)戶家中,與村干部和群眾交流,共商“鄉(xiāng)村振興”大計。
“一開始村民們都認為我是來‘鍍金’的,做不了實事?!痹瑐鲃傩χf,農(nóng)村工作不能講空話,只有做成一件事,群眾對你的信任才會增加一分。他相信,只要以誠待人、說到做到,老百姓自然會認同你。于是,袁傳勝把床鋪安在了村部,同時把修復村道作為上任后的“頭等大事”。
修復后的村道
“通村路因為前些年鐵路施工原因,被工程機械壓壞了,一直沒有修復。”據(jù)白葉坑村黨支部書記尤恒龍介紹,損壞的道路給村民出行造成很大困擾,甚至因為太顛簸導致村民騎摩托車時翻入水溝。了解到前因后果的袁傳勝次月便帶著村干部和自己擬定的修復計劃到省鐵辦溝通協(xié)調(diào)中鐵三局,并于2023年春節(jié)前完成了5公里左右進村道路修復工作。“今年春節(jié),走夜路也不怕咯”村民朱忠求笑著說。
袁傳勝幫助村民務農(nóng)
修路的事辦成后,村民漸漸改變了對袁傳勝的看法,也更愿意把心里事告訴他,袁傳勝也有了第二件大事——提高村財收入。原來白葉坑國有林場租賃村集體林地的價格已經(jīng)30多年沒有變,村財損失較多,村民意見較大。針對這件事,袁傳勝多次和當?shù)亓謽I(yè)部門、林場溝通協(xié)調(diào),并撰寫合作框架。目前林場已同意每年租金在原有基礎上提高20多萬元,這對于一個戶籍只有500多人的小村莊來說是一筆很可觀的村財收入。
“現(xiàn)在大家不再私底下稱呼你是‘來鍍金的博士’,而是叫你‘干實事的好后生’了?!贝迕窭子畹囊幌?,讓袁傳勝不由地笑了起來。袁傳勝表示,基層鍛煉讓他深切體會到,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他將繼續(xù)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鍛煉機會,撲下身子,擼起袖子,在基層的廣闊天地激揚青春夢想,貢獻青春力量。
袁傳勝走訪慰問村民
住在村里的袁傳勝,更是“住”在村民的心里。他在日常走訪中了解到,村中倒塌的龍居橋是清乾隆年間武舉人朱洪祥修建,也是村里的標志性建筑、眾多村民的鄉(xiāng)愁,村民對重建龍居橋的期盼很高。于是,他與村“兩委”一起擬寫龍居橋募捐書,并積極號召村內(nèi)企業(yè)、鄉(xiāng)賢和村民捐錢修復龍居橋??粗谛蘅樀凝埦訕?,村里的老人都非常高興。
修繕中的龍居橋
如今,無論是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糾紛調(diào)解、征地補償,還是走訪相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等工作,都有袁傳勝奔跑的身影。截至目前,他已向有關單位爭取了20萬元資金用于治理村本點河道并修建步道,還將修繕村中紅色遺址“永安堂”……(劉文標 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