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72.6點,比9月份上升1.2點(0.7%),比去年同期上升9.1%。除7月份短暫下跌之外,該指數自年初以來持續(xù)上升。10月份,食糖和乳制品價格大幅上升,而谷物指數上升緩和。出現這些上升的同時,油料和肉類指數大幅下跌,結果是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總值僅僅略高于其9月份的平均值。
?糧農組織谷物價格指數10月份平均為142.3點,比9月份上漲1.4點(1.0%),但比去年低9.6%。10月份的上漲標志著三個月連續(xù)下跌之后首次出現月環(huán)比上漲。作物收成和購買意向薄弱繼續(xù)打壓大米報價,但小麥價格上揚,其主要驅動因素是優(yōu)質小麥供應緊張,而玉米報價也已提高,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銷售速度加快。
?糧農組織油脂價格指數10月份平均為近168點,比9月份下跌4點(即2.4%),但仍然大大高于其年初水平。連續(xù)兩個月上漲之后,價格出現環(huán)比下跌,其主要驅動因素是棕櫚油。由于東南亞生產得到改善而同時全球進口需求疲軟,國際棕櫚油報價走弱,促使庫存增加,尤其是在馬來西亞。然而,10月份指數的下跌因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價格堅挺而獲得支撐。
?糧農組織乳制品價格指數10月份平均為182.8點,比9月份增加6.8點(3.9%)。所有乳制品報價都出現上漲,尤其是黃油報價,歐盟庫存減少和內部需求旺盛,外加進口國購買意愿增強,為黃油價格的上漲提供了支持。奶酪價格同樣堅挺,奶粉價格也出現較為緩和的上漲。歐盟奶產量環(huán)比下降和大洋洲產量下降,增加了對出口供應可能即將緊縮的預期,刺激近幾個月來價格暴漲。
?糧農組織肉類價格指數10月份平均為163.4點,比9月修正后的數值降低1.7點(1%)。歐盟豬肉出口價格因內部供應過剩和中國進口需求放緩而下跌,是該指數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隨著美國國內生產增加因而不需要外來供應,大洋洲牛肉出口價格繼續(xù)下跌。相反,大洋洲的羊肉價格達到近兩年來的最高水平,原因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雙雙減產。
?糧農組織食糖價格指數10月份平均為315.3點,比9月份增加10.5點(3.4%),為連續(xù)第六個月上升。最近國際食糖價格上漲主要是由于收到報告,巴西即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南部主要產區(qū)遇到比常年干燥的天氣,影響了甘蔗生產,其收成低于預期。世界第二大食糖生產國印度尤其是最大的生產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據報歉收,該國因而需要進口才能滿足需求,這也起到了抬高食糖價格的作用。
與其他商品類別不同,在計算并發(fā)布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時,用以計算糧農組織肉類價格指數的大多數價格尚不確定;因此,最近幾個月的肉類價格指數是綜合預測價格和實際價格后得到的。這有時就需要對糧農組織肉類價格指數進行大幅調整以得出最終數字,反過來可能會對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