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大棚的時候千萬要小心,可別踩到了羊肚菌!”近日,走進武平縣湘店鎮(zhèn)的羊肚菌養(yǎng)殖基地,只見一簇簇鮮嫩的羊肚菌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長勢十分喜人。村民們正用小刀小心翼翼地采收羊肚菌,基地到處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們湘湖村從去年開始引進羊肚菌種植產業(yè),共有100多畝,其中每畝產量可達到1000斤左右,進一步帶動了農民的增收?!毕娴赕?zhèn)湘湖村書記劉春斌帶我們走進大棚,給我們介紹道。
羊肚菌又被稱為“陸地魚”,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因為表面有似羊肚狀的凹坑而得名。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負盛名的食補良品,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痰多氣短、頭暈失眠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民間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樣滿山走”的說法。
“一般來說羊肚菌是從九月份開始制種,11月份就開始在大田進行栽培了?!睘榱搜蚨蔷呢S收,武平縣農業(yè)局菌菇站站長鐘禮義多次來到大棚中進行種植技術指導:“種植栽培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溫度、濕度和通風,從而提升羊肚菌的品質和效益?!?/p>
據(jù)了解,湘湖村還成立了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由村集體帶頭示范50畝,輻射群眾帶動種植100畝,預計可實現(xiàn)產值300萬元以上,為村集體帶來60萬元收入,種植戶每畝可實現(xiàn)純收益8000元以上,顆顆羊肚菌為湘湖村撐起了鄉(xiāng)村振興的“致富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