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在全國首批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湖南省漢壽縣啟動的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銀行+擔保+土流網”模式簽約啟動儀式上,全國首筆由銀行、擔保公司和互聯(lián)網企業(yè)合作的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在此發(fā)放,當?shù)卣渲轲B(yǎng)殖大戶宋成剛領到了高達330萬元的貸款。早在今年3月,漢壽發(fā)放了全國第一筆由互聯(lián)網公司參與的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僅僅5個月之后,土流網聯(lián)動銀行、擔保公司又邁出一大步,大膽創(chuàng)新,推出了最受農民歡迎的惠農貸款產品。
近年來,中國郵儲銀行漢壽支行與土流網探索開展“土地經營權+土流金服”貸款模式,今年3月18日在漢壽縣發(fā)放了第一筆由土流網參與的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15萬元。在該模式下,注冊成為土流網會員的農戶向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由土流網參與評估其土地價值,貸款經雙方審批通過后,由銀行放貸。如農戶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時償還貸款,土流網將依法轉讓該農戶抵押的土地經營權,獲得租金收入以償還貸款。
這種模式開創(chuàng)了互聯(lián)網企業(yè)參與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先河,但由于該模式對貸款對象的篩選相對嚴格,一時難以覆蓋更多農戶。如何做到普惠式農業(yè)金融服務讓更多的農戶受益?據(jù)土流網CEO伍勇介紹,在開展第二輪合作時,創(chuàng)新推出了“土地經營權+土流網+擔保公司”貸款產品:即以土地經營權作為反擔保,三方為農戶等權屬人向銀行貸款提供擔保,銀行、擔保公司、土流網共攤貸款風險。對農戶未能及時償還的貸款部分,由銀行、擔保公司、土流網則按約定共同承擔風險。
“從我們銀行不愿放貸、不敢放貸到放心放貸,從首筆15萬元到如今高達330萬元的抵押貸款,土流網的參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國郵儲銀行漢壽支行行長李軍認為,銀行引進當?shù)卣咝該C構與商業(yè)性擔保公司土流網三方合作,前者解決了銀行風險的敞口,后者通過風險共同解決了抵押物的處置變現(xiàn)問題,這樣一來,銀行向農戶貸款就無后顧之憂,就能放心放貸,擴大放貸規(guī)模、提高放貸金額。
從中受益最大的是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在宋成剛看來,由于土流網聯(lián)動擔保公司進行共同擔保,使得銀行敢于放更多的貸款,解決了規(guī)模經營資金之難。如果沒有這“救命”的330萬元貸款,他付不了200多人200多萬元的工資,購買不了100多萬元的飼料,珍珠和混養(yǎng)的魚蛙就會“斷糧”。
雖然沒能像宋成剛一樣貸到330萬元,種養(yǎng)大戶張新明此次也拿到了35萬元貸款。因為經營權存在被處置的可能,他倒逼自己選準項目、科學經營,提高還款能力、避免經營權被處置的風險。原來他只靠單純種田比較效益不高,有了35萬元貸款,他馬上流轉140畝水田,加上已有的130畝水田,現(xiàn)在主攻270畝的稻蝦養(yǎng)殖。他給算了一筆賬:“稻蝦養(yǎng)殖一畝純利潤有4000元左右,明年此項純收入就有108萬元,不到一年除可提前還清貸款外,我還可以凈賺70來萬元。”
這種模式對當?shù)卣畞碚f也樂見其成。漢壽縣縣長車世忠說,一旦貸款農戶無法還貸,經營權就不能及時有效處置,那么經營權就會變成一紙空文。土流網以承接經營權處置的形式進行擔保,讓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使剩余經營權的時間價值和使用價值得到真正發(fā)揮,大大提高了土地的流轉效率和利用價值。在這樣的帶動下,漢壽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擴面增量提質,截至今年8月30日,該縣累計為121戶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發(fā)放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225筆,金額9841萬元,同比增長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