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謙的孫子林耀武(右一)在林祥謙烈士陵園講述爺爺?shù)母锩适隆#ㄊ茉L者供圖)
“拉響汽笛,罷工!”1923年2月4日上午9時20分,隨著林祥謙的一聲號令,江岸機車廠的罷工汽笛響徹長空。京漢鐵路,這條連接華北和華中的交通命脈,由此開始了全線罷工,客車、貨車、軍車也一律停駛,迎來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
黨的二大之后,黨成立了領(lǐng)導(dǎo)工人運動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的13個月里,全國發(fā)生大小罷工100余次,參加人數(shù)達到了30萬以上。其中,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最為壯烈。
錚錚革命路
1912年,來到漢口謀生的閩侯人林祥謙在妹夫和幾名福建老鄉(xiāng)的幫助下,借到一筆錢參加了江岸機廠的招工考試,成了一名鉗工。
林祥謙所工作的江岸機廠是法國人創(chuàng)辦的,工人一天的工時長達十至十二個小時,傷病假也不發(fā)工資。“成年累月做馬牛,吃喝如豬穿如柳”便是當(dāng)時鐵路工人最真實的寫照。即使如此,林祥謙也一直盡力向有需要的工友提供幫助。
林祥謙孫子林耀武回憶,有一年夏天,祖父從家里抱上一條棉被就往外走,祖母陳桂貞不解,他才說:“棉被是拿去賣的?!贝鬅崽?,誰會買棉被?只好拿去當(dāng)鋪里當(dāng)了3元錢。祖母找他要幾分錢買涼茶給生病的女兒喝,他說:“我當(dāng)棉被不是給家里用的。孩子發(fā)燒不要緊,過兩天就好了。有一個湖北工友的孩子得了絞腸痧,因為沒錢繳醫(yī)藥費,醫(yī)院不肯收,這3塊錢要給他救命用的?!?/p>
隨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工人運動成為黨的中心任務(wù),武漢的工人運動也得到了黨的重視。很快,富有斗爭精神的林祥謙在192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林祥謙總是全心全意地為工友謀福利,獲得工友們的信賴,在京漢鐵路江岸分工會成立后不久,就當(dāng)選為京漢鐵路江岸分工會委員長。
“我們不能就這樣了,為了保障我們權(quán)利和自由,我們必須組織起來,要以團結(jié)起來的最大力量反抗軍閥的暴行,爭取人權(quán)、自由!”面對軍閥的壓迫,京漢鐵路總工會決定成立總罷工委員會,舉行全路總同盟罷工。擔(dān)負(fù)著領(lǐng)導(dǎo)江岸方面罷工職責(zé)的林祥謙,將軍閥的罪行一一向工人們揭露。
這讓視京漢鐵路為私利的直系軍閥吳佩孚十分恐慌,先后令人大力鎮(zhèn)壓。剛剛躲過吳佩孚誘捕的林祥謙毫不畏懼,在2月6日各界群眾的聲援大會上依然大聲疾呼:“工人要團結(jié),罷工要堅持!不要怕軍閥,不要怕帝國主義!”
風(fēng)雪二月七
然而,敵人的毒手正逐漸逼近。林耀武還記得祖母曾給他講述的故事。
那是在江岸工人大會召開的第二天,林祥謙回家吃午飯時,將江岸分工會的圖章藏在了家里的火盆下,陳桂貞問他:“聽說總局要下毒手,真的嗎?”林祥謙十分坦然:“咱工人結(jié)團體、立工會、爭自由、爭人權(quán),是光明正大的事,但敵人是不甘心的,是會下毒手的,咱要有思想準(zhǔn)備。死了一個工人,還會有千百個工人站起來!”
下午,槍聲四起。得知二弟林元成被打死在街上后,陳桂貞又在車站看到了被捆在電線桿上的林祥謙。天上的雪花紛紛揚揚,越發(fā)顯出林祥謙的視死如歸。懷著身孕的陳桂貞在遠(yuǎn)處拼命地喊:“祥謙!祥謙!”耳邊卻聽到敵人假惺惺地要求林祥謙下令復(fù)工。林祥謙答:“此事乃全路三萬多工人生死存亡之所系,我分工會非得總工會命令不能開工!”
“上不上工?”敵人的刀狠狠地砍向他的肩膀。
“上工要總工會命令,我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fù)!”林祥謙鮮血直流,依然橫眉冷對。
敵人又狠狠地朝他身上砍去。林祥謙用盡最后的力氣,留下了對軍閥無情地怒斥:“可憐一個好好的中國,就斷送在你們這幫混賬軍閥手中!”
在帝國主義的撐腰下,吳佩孚調(diào)動兩萬多名軍警在京漢鐵路沿線鎮(zhèn)壓罷工工人,連同林祥謙在內(nèi),52名工人倒在敵人的槍口下。那天是2月7日,史稱“二七慘案”。
京漢鐵路大罷工雖然失敗了,但顯示出了工人階級的力量。林祥謙雖然犧牲了,但他為解放勞苦大眾而不惜自我犧牲的精神,譜寫在了中國人民為自由解放而奮斗的歷史篇章中。中國人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只有斗爭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林祥謙犧牲時年僅31歲。陳桂貞繼承林祥謙的遺志,為地下黨傳遞情報。1931年,她將年僅8歲的兒子托付給娘家人,只身前往漢口尋找黨組織。她對舍不得她離開的兒子說:“媽媽要去完成你父親的未竟事業(yè),為他心中固守的真理和那個向往的光明世界繼續(xù)奮斗,你以后也要將你父親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牢記在心!”
1960年,陳桂貞也成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員,并總結(jié)出18個字的革命精神作為家訓(xùn),代代傳揚——“有信仰、揚正氣;有紀(jì)律、克隨性;有愛心、樂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