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2日,趙治海(中)與他的學生們在張雜谷試驗田里查看長勢。 耿輝攝
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把研究出來的雜交谷子推廣出去,為社會做點兒貢獻。我覺得,實現夢想也很簡單,那就是不停地去努力,去奮斗。到今天,我已經努力奮斗了將近四十年,無怨無悔。未來,依然會不懈奮斗下去?!w治海
谷子,古稱粟,一年生草本植物,去殼后叫小米。耐旱,適應性強。
對于61歲的趙治海來說,人生就像一株堅韌的谷子,無論腳下的土地多么貧瘠,都要讓夢想的籽粒顆顆飽滿。
責任:
找尋一粒高產的雜交谷子
110國道張家口到宣化段,途經一個小鎮(zhèn),叫沙嶺子。這里距市區(qū)有十幾公里,相比城市,小鎮(zhèn)顯得有些擁擠、雜亂,但就是在這里,趙治海和他的團隊攻克了世界農業(yè)科技的難題。
1982年,從河北農大畢業(yè)的趙治海,來到位于沙嶺子的張家口壩下農科所。在農科所,一般人們爭做的是小麥、玉米、棉花這樣的大作物,但趙治海認為,小作物同樣需要有人干,恰逢谷子研究所正需要新人,他就這樣與谷子結了緣。
搞科研是一件辛苦的事兒,農業(yè)科研尤甚。壩下研究所有一塊70畝地的實驗田,一望無際的田地里,每年都種滿了成千上萬株的谷子。為了尋找一種叫做“不育系”的植株,他和老師崔文生一起,一遍遍在這些谷子中觀察、比較。谷子傳粉的關鍵時期,為了給谷子換袋,他們每天早晨5點起床,露水太重,每個人都穿了雨鞋、雨衣,從早晨5點一直干到7點,直到太陽升起,才收工回家。
從事農業(yè)科技研究最大的問題是周期長,為了多種一季,1984年,張家口壩下農科所在海南建立了繁育基地。每年春節(jié)正是谷子開花的時節(jié),很多年的大年初一趙治海都是在谷子地里度過的。交通不便、時空相隔,趙治海家先后有三位親人去世,他都是從海南搞完課題,回到家中后才知道……
但一種情懷在催促他繼續(xù)前行。出生在懷來農家的他,腦海里常常閃現出這樣的場景:一些山區(qū)、半山區(qū)的農民,祖祖輩輩種著畝產不足70公斤的谷子,掙扎在溫飽線上。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責任讓瘦薄的土地長出豐饒的果實。
一種國家交給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的責任,也在督促他奮勇前行。國家專門成立谷子研究所,多年來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出不了成果如何向人民交代?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4年,谷子光溫敏型雄性不育系“821”選育研制成功。之后,又經過6年,第一個谷子光溫敏兩系雜交種“張雜谷1號”誕生,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雜交谷種,它比常規(guī)種子產量增長30%以上,最高畝產實現了600公斤以上。
擔當:
讓農民省力種上好谷子
“張雜谷1號”研制成功,還沒來得及品嘗成功的喜悅,趙治海又踏上了新的奮斗征程。
雜交谷子問世之初,每畝制種的產量僅有30公斤,一公斤谷種高達七八十元,比普通谷種高出三、四十倍,農民兄弟只能望谷興嘆?!皬堧s谷”要想從試驗田搬到大田中去,就必須解決谷子繁制種技術問題。
為加快研究速度,每年10月底,趙治海都要從張家口來到海南的谷子種植基地,一直待到第二年的5月?!皬埣铱诘墓茸觿偸胀?,海南的谷苗已長出,兩頭跑,一年當兩年用?!弊畛鯉啄昀?,由于交通不便,趙治海背著行李,在火車上要顛簸整整一周左右時間才能趕到目的地。在谷子基地,很長一段時間,趙治海住的都是地頭臨時搭建的窩棚,生活條件的簡陋難以想象。
數年的艱辛奔波,無數的汗水,終于在2003年,谷子不育系繁種產量由每畝15公斤提高到了50公斤,制種產量由每畝35至40公斤提高到100至150公斤,使得谷子雜交種成本大大降低,農民想種谷子雜交種的心愿終得實現。
種谷子,鋤草、間苗非常費工,尤其是谷子剛出苗時,苗與草長得非常相似。為降低農民種植難度,經過一年多的潛心鉆研,趙治海又于2004年育出世界上第一個抗除草劑谷子雜交種“張雜2號”。該成果后來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在善于鉆研的趙治海眼里,總會有新的問題不斷需要他來解決。“谷子產量上去了,還得讓谷子好吃才行。”在張雜谷1號、2號先后推出之后,趙治海又意識到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小米的口感問題。經過反復實驗,米色黃亮、味香易爛的“張雜谷5號”誕生了。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趙治海成功選育出雜交谷系列品種,形成了適宜水地旱地、春播夏播及早中晚熟配套的品種結構,解決了優(yōu)質與高產的矛盾, “張雜谷5號”還創(chuàng)造了最高產810公斤的世界谷子單產最高紀錄。
貢獻:
為世界糧食安全擔綱
在趙治海的眼里,谷子耐旱好養(yǎng)活,高產,渾身都是寶。他說,“要真正發(fā)揮谷子的價值,至少要種到1.5億畝。”1.5億畝是谷子作為主糧地位時的種植面積,也是趙治海對谷子未來寄予的希望。
在趙治??磥?,雜交谷子的種植對中國有很大的現實意義。首先,有助于保障糧食安全。旱地雜交谷子每畝可增產200公斤。如果全國雜交谷子推廣面積達到1億畝,就意味著糧食總產量每年將增加200億公斤。其次,有利于生態(tài)安全。華北平原糧食主產區(qū)的農田灌溉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雜交谷子每畝可節(jié)水100立方米左右,如果能推廣1億畝,年可節(jié)水100億立方米。還有,谷子耐旱,可以將不能種植其他作物的瘦地利用起來,間接實現糧食增產。
為了讓雜交谷子真正造福社會,2014年前后,趙治海進一步嘗試種植谷草。因為,自古以來,谷草就是優(yōu)質飼草。拿張雜谷來說,它的黃秸稈蛋白質含量達到6%-8%,青谷草全株蛋白質含量14%-16%,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
據介紹,從去年開始,河北巡天農業(yè)科技公司專門成立草業(yè)公司,進行谷草試種,今年將進一步增加試種面積。此外,新疆的庫爾勒也從今年開始大規(guī)模推廣谷草種植。
“把張雜谷作為牛羊的飼草進行種植,一旦需要用作糧食,則可以長成谷子,相當于把糧食‘儲存’在了羊和牛的嘴邊?!?/p>
與此同時,“張雜谷”也開始走出國門。2008年,“張雜谷”在埃塞俄比亞大面積示范種植,比當地主要作物苔麩、手指谷產量高1倍以上。在世界糧農組織建議下,目前雜交谷子已在烏干達、馬里等9個非洲國家示范推廣。
雖然推廣種植面積在不斷增加,但是距離趙治海1.5億畝的理想還很遙遠。但他堅信,只要不懈地奮斗,這個目標總有一天能夠實現。